close


    目前台灣保有兩座奉安殿,一座在苗栗縣建中國小,另一座在台南縣新化國小。網路上有人發現花蓮港廳壽小學校的奉安殿,不過,那應該是學校裡的神社,目前台灣還有許多學校都發現了神社殘蹟。

    位在三義鄉的建中國小,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創校,原為“銅鑼灣公學校三叉分校”,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獨立成“三叉河公學校”,大正九年(1920年)改制為“三叉公學校”,戰後,1950 年改名建中國民學校,是一所有百餘年歷史的老學校。

    奉安殿是日治時期供奉日本天皇御真影及天皇頒布<教育敕語>的建築物。明治 二十三年(1890年)天皇頒布<教育敕語>,作為最高教育方針。明治三十二年(1899 年)台灣總督府將敕語謄本與天皇御真影頒發台灣各級學校。由於教育敕語是聖旨,是教學的依據,所有課程設計都必須<教育敕語>為中心。規定各級學校將<敕語>放在梧桐木製錦盒中,與御真影一同鎖在稱為“奉安庫”或“奉安櫃”的特製鐵櫃中,申明各校校舍發生意外災害,必先搶救御真影和<教育敕語>。

根據文獻修復的奉安殿



側面

舊大門相對位置

石碑



    同時規定,在日本新年的元旦,或2月11日紀念神武天皇登基的紀元節、4月29日慶賀昭和天皇誕辰的天長節和11月3日慶賀明治天皇誕辰的明治節等國家慶典,各級學校都要請出錦盒,高舉過眉,校長宣讀<敕語>時,全體師生低頭聆聽。

    昭和時代,為了進一步彰顯<敕語>的神聖地位,要求各學校比照神社規格興建“奉安殿”以安置<教育敕語>。於是各級學校都特選耐震防火材料,做成鋼筋水泥構造,相較於當時木造結構的校舍,可想見他們恭敬的程度。

    建中國小奉安殿沒有設計、興建年代的資料,它位在當時的校門口,座西朝東,迎向日出,具象徵性。學生從山腳下循階走進校門,就會在兩根方型門柱之間,首先看到這個神聖的建築,經過時必須駐足行禮,才能進到後面的校舍。學校任何慶典活動,都會在奉安殿前拍照留念。

內部擺設也很據文獻復原




    戰後,建中國小奉安殿能躲過拆除的劫難,據說是校門改換位置,不再成為師生出入必經之處,因被忽略而倖存,這樣,它不但成為全台稀見的建築,進而作為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的見證。

    即便如此,左、右、後側牆體還是被拆除了,現存舊物中,以屋頂尖頂安置的鳳凰飾物和東面黑色門板上兩枚桐紋裝飾最受重視。鳳凰擇梧而棲,都是日本皇室的象徵物,桐紋中心七穗,兩側五穗,是所謂的“五七桐”。其它建物,在2003年修復時,都根據文獻資料原樣重現,只是加了現代照明設備而已。

五七梧紋徽幟

屋頂鳳凰飾物


    我想,奉安殿會受重視,多少出自於“劫餘”吧?本來在台灣那麼普遍,卻被刻意的淨空,其它神社、武德殿等日式建築亦然。

    可是,我們看到2007年3月2日教育部讓中正紀念堂走入歷史,也看到2008年8月21日行政院讓台灣民主紀念館走入歷史,到底哪一個是“劫餘”呢?或許一次政黨輪替,就要換一次招牌吧?也只是換招牌吧?在客語和福老語的詞彙裡沒有“蔣中正”,只有“蔣介石”,境外也以“蔣介石”稱之,這也不涉及褒貶,但“蔣中正”之名,就多少帶有神化的意味。所謂“正名”,就必然帶有政治意味了。只是“中正”之名,既走不出島內,一如現有的國旗、國號都走不出島外,這樣,“正名”的意義就只在於對內,那對內的意義是什麼呢?在馬先生兩岸和平的口號下,這塊招牌或許只有選票方面的作用吧?

    <教育敕語>在1946年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占領軍深深感受到日本民族性格的威脅,主導將它排除在日本教育體系之外,但是,日本人仍將裡頭所倡導的道德教育的內容在《教育基本法》裡保存下來。在台灣,戰後的教育理念,似乎都在三民主義的主導下,但你我都感受到三民主義的教育理念嗎?

奉安殿是過去用來供奉日本天皇御真影及天皇頒布的教育敕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