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前往槓子寮砲台路上,聽路人提起四腳亭砲台,當時就有參訪的打算。

    事先查明位置,決定從基隆走深澳坑路上去,來到天外天墓園的地標,還想問人,就瞥到四腳亭砲台的路標,事實上,這個砲台並不難找,也不難到。

    從網路搜尋,可以證明這一點。的確有許多登山客、旅行家,都曾來過,不過,一般都認為是清日甲午戰爭,甚至是清法戰爭的歷史遺跡。其實,基隆地區的砲台大多建於清治時期,沒錯,都“參與”了清法戰爭和台日乙未戰爭,也沒錯,惟獨四腳亭砲台建於日治時期,沒有“參與”台灣史上那兩大戰役。

四腳亭砲台的上層是砲座


    清日甲午戰爭進行到談判階段,伊藤博文就開始想把台灣當作戰利品,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3月25日澎湖遠征軍比志島支隊攻下馬公,台灣已變成一座孤島了。

    同年5月8日清日代表在芝罘互換馬關條約的批准書,台灣依法歸屬日本所有,日本政府即在5月10日將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子爵晉昇大將,任命台灣總督兼軍務司令官,為接收台灣的全權代表。24日率民政局長官水野遵、陸軍局長官陸軍大島久直少將、海軍局長官角田秀松海軍大佐及文武官員85人、憲兵337人,由廣島宇品搭乘橫濱丸,5月27日和從旅順調來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在琉球中城灣會合,次日由20餘艘組成的?合艦隊抵基隆港外。

    在6月1日清方交割台灣欽差全權委員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及隨員盧永銘、陶大鈞、馬建忠等人,搭乘德國輪船公義號來到在三貂角下錨的橫濱丸之前,台灣士紳在5月23日發布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25日台灣民主國正式成立了。

砲座前的弧形子牆






    原先預定直接進入基隆港的聯合艦隊,由於遭到新成立的共和國的克魯伯岸防砲射擊而受阻,決定將艦隊分割。5月29日,松島巡洋艦護航載運第一旅團的姬路、佐倉、豐橋三艘運輸艦利用晨霧?離本隊,下午2時,川村景明少將指揮別動隊2000人,在松島艦火力掩護下,從三貂角的澳底(今鹽寮)搶灘登陸。

    短暫交火之後,記名提督分統官副將曾喜熙統領的駐澳底舊清淮軍連勝軍兩營,徐邦德統領的駐三貂嶺淮軍一營,這些新民主國的防衛部隊,全被擊潰。唐景崧急調駐獅球嶺統領吳國華率廣勇守三貂嶺,又令營官胡連勝援基隆,且調頂石角營官陳國柱、金包里營官陳桂波、獅球嶺營官知縣包幹臣等各率勇數百人助戰。吳在小楚坑擊斃日軍地圖繪製人員,繼續前進到嶺頂,不意聽到尾隨的包幹臣搶奪首級意圖爭功,居然棄守三貂嶺,5月31日讓日軍長驅而入。

    唐景崧仍擬三路包夾日軍,一路吳國華負責,由大路從相思嶺、龍潭浦、瑞芳過九芬橋、小楚坑,直抵三貂嶺,為正兵;一路小基隆分統遊擊楊連珍專責,由暖暖街小路至吳朱埕,繞出三貂嶺之左,為奇兵,一路由金包里分統李文忠負責,由海邊社寮砲臺,循八斗口、庚子寮,度九芬山,截其歸路。軍隊還未結集,日軍就分兩路撲來,在艦砲助攻下,九芬不守。

通往觀測所的階道


    6月1日,日軍另路進逼瑞芳。李文忠奉命守庚子寮,楊連珍守吳朱埕,胡連勝等均來瑞芳助戰,而廣東守備劉燕率砲勇30人在瑞芳西面土山上架五門格林砲助功。吳國華和日軍爭奪九芬橋,連夜大雨,竟拔營,次日清晨,駐守基隆銘軍統將張兆連率護衛營冒雨來,吹角列隊守橋,為日軍包抄,張兆連受傷,陳得勝率80人、曾喜照率30餘人冒死涉溪入救,軍亂,瑞芳失守。

    6月3日張兆連敗歸基隆,北川宮親王親率近衛師團,樺山率前衛騎兵半中隊及步兵二中隊,本隊步兵五中隊、騎兵半中隊、砲兵二中隊,右翼步兵四中隊,左翼步兵四中隊,同側支隊步兵二中隊,分兵一隊攻八斗,一隊攻田寮港,進取基隆海口。 上午10時兩軍相互射擊,下午2時川村旅團發動突擊,基隆棄守。

    乙未戰後,日本積極與俄國在滿州與朝鮮半島爭奪霸權。1904年日俄戰爭起,日本艦隊接連在仁川、旅順口、黃海和蔚山等海戰中,殲滅了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和前來支援的參崴海軍特混艦隊。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不得不編組第二太平洋艦隊,遠從波羅的海繞行半個地球,前來遠東作戰。

四腳亭砲台的彈藥庫




    為了防制這個大型艦隊偷襲,甚至挾持當時已劃入日本版圖的台灣和澎湖,於是在基隆成立要塞指揮所,開始著手加強基隆、馬公、高雄等三個重要港口的防務。

    四腳亭砲台應該就建在基隆要塞指揮所成立以後,1907年要塞升格為司令部,轄基隆、馬公、高雄三要塞區。基隆要塞的工程,從《臺灣警備總部接收總報告書》看得出,大多建於1904-1924年間,符合那樣加強戰備的時代背景。

    至於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建砲台呢?應該是要塞方面,檢討當年乙未戰爭,民主國的迅速崩潰的原因,淮軍、廣軍和土軍的內部矛盾固然是主因,六天內能攻下駐軍達9000之數的基隆,完全得利於從三貂嶺、九份、瑞芳、頂雙溪、暖暖等地,完全沒有佈置足以威脅日本的軍事設施,才能從側翼插進基隆要塞的心臟。

通往炮座區的馬道


    深澳坑在清領時期為基隆堡轄下一庄,是通往瑞芳的道路,也是通往宜蘭郡礁溪庄指定道路之中途站。乙末戰役時,日軍攻下瑞芳龍潭堵,由於基隆防禦砲台都向著大海,從它們背後的深澳坑繞過,砲台全無用武之地。連庄內的槓子寮砲台的砲,也都無法掉頭過來,使得日軍得以長驅直入。甚至6月2日發動總攻擊前夕,深澳坑山裡的圓燧嶺,還被用進攻基隆市區的指揮司令部。

    有滿清和民主國義勇軍的前車作為日本佈防之鑑,選在深澳坑建砲台,那是再合理不過的了。有許多人質疑這座砲台為何看不到海洋,甚至以為清政府胡亂設置,難怪保不住北台,殊不知它是日治時期基隆要塞轄下內陸防禦的砲臺。

四腳亭砲台的官舍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基隆、馬公、高雄分別設置要塞,同時加強了基隆要塞的兵力,卻將它的防空、制海火砲移到高雄、澎湖。1941年太平洋戰爭起,擴大要塞區,也設立了許多新式的砲台,但四腳亭砲台的重要性,依舊無法取代。

    戰後砲臺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接管,1992年,解除戒嚴,終止動員戡亂之後歸海巡,由於現代戰爭型態不同以往,砲臺也就卸下它歷史的重責大任。

四腳亭砲台的兵營




    眼前的四腳亭砲台,形制保存得相當完整,面積雖不及劉銘傳修建的九個砲台那麼廣闊,但分上下兩層的石結構,相當具有質感;同時,掩蔽部為拱券結構,拱券頂上設有排氣陶管,相當精緻。此外,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共同使用空間是磚木構造,看起來,也不單調。重要的是,照明、通訊、彈庫、兵舍、觀測所、儲水池及衛生設施都很齊備,甚至聯外交通設施都很完善。相較於清式砲台,顯得進步多了。牆壁上攀爬著蔓藤,石階旁披覆著青草,既有?性,又富生命力量,似乎還想堅持它原有的任務。可惜,它始終沒有禦敵的機會,甚至連給後人感覺戰爭殘酷的氣氛也不曾有過。

    砲台所在地,一般都認為是深澳坑。深澳坑在清領時期設庄,大正九年(1920年)設基隆街,深澳坑改大字,今孝深里是深澳坑的中心地帶,深澳國民小學及深澳派出所都在這裡。發現煤層後,曾經到處是礦坑,也曾經有輕便鐵路。將砲台取名為深澳坑砲台,比較符合地緣關係,日本人就稱它為深澳坑堡壘。

    不過,依縣市界區劃來看,砲台的位置屬台北縣瑞芳鎮,也因此,登錄它為縣市定古蹟的是台北縣,而不是基隆市。這樣,以砲台著名的基隆少了一座砲台,而台北縣卻“賺”到一座砲台。我猜想,改名為四腳亭砲台,多少帶有“宣示主權”的意味吧?不然,瑞芳深澳里就在毗鄰,取個較為折衷的名稱──深澳砲台,不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