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55年,在文台寶塔和茅山塔引導下,一艘歐洲商船出現在金門南方海域。那時,海翁汕還沒沈沒,有人在沙洲上定置網作業。吸引外國人目光的,除了舢板和戎克船外,還有矗立在高地上的金門城。


出處:香港科技大學館藏原繪於1655年的金門城

    這座城是為防禦倭寇而建立的。大明政權成立時,東南沿海就出現倭寇。剛開始朝廷無力對付,等西南局勢底定之後,朱元璋才緩過手來,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這位皇帝的兒時玩伴,將海防規劃為五衛、十二所。在浯州嶼上的金門守禦千戶所設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受泉州府永寧衛管轄。築城工作應在千戶所設置後不久,據說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命名“金門”。城周長630丈、寬1丈、高1丈7,築4座城門,各建城樓,西、南、北有月城,城外環以濠溝。

    周德興在福建三年,修築了連金門城在內共十五座城,一生功業也畫下了句點,朱元璋召回這位年近古稀的開國元勳,並沒給他太多的養老時間,就尋了他兒子的罪名,一起讓他們離開人生舞台。

    這座城的性質是防禦工事。兵源周德興從福、興、漳、泉四府民戶三丁取一調過來的。本來千戶所的編制是1200人。明中葉倭患加劇,嘉靖、崇禎年間,官澳巡檢司城和後浦堡,都曾被攻陷,金門城在永樂時曾加高8尺,工事更加堅固,始終沒被功擊過。但駐軍明顯增多,根據洪綬《滄海紀遺》記載,實際是旗軍1535名,軍器1742件,營房864間,還有幾所墩台。

金門城西門遺跡

金門城東門

金門城南門


    也許建城之前,金門城區已有聚落。有了城,給人們穩定的力量,島內人文活動也有了重心。有了駐軍,商業消費吸引了許多移入的人口,本來只有官署,營房、軍械局和金門所倉的金門城,十字街開始形成。

    這艘外國商船看到的,正是大清與明鄭對立時期的金門城。城樓依舊高聳,在戰爭威脅下,並沒到影響對外貿易。港口在南門外,貨物進城,主要街市在南北門之間。東門城外的附廓也形成了,市囂鼎沸。

    當這些外國人到金門城的郊區,會發現城郊的人文特色是豐富多樣的。當地諺語所謂“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住久了,自然會感受到不同城郊文化。

金門城北門外明遺古街






    外國人從海上看不到的,是在北門外形成北門街和七星街。隨著城區人口增加,街市開始向附郭延伸,帶動更鼎盛的商機。北門作為古崗、珠山、 歐厝、東沙、東社、山前、賢厝、庵前等聚落的出入口,郊區的人們在這裡交易農漁貨物,購買日用生活用品。北門外街市大約在明中葉形成,沿著官道向外發展。

    古街長約135米,南端有獄帝爺宮,北端為王公宮。南為街頂,北為街下,街道四方出口,為了防盗,都設有隘門。街道寬3米,中央1米亂石鋪面,以免行人雨霖泥淖難行之苦,兩側夯實,留40厘米寬的轍車道,這些都是商家體貼顧客的精心設計。外國的商旅應也經常在這裡進行交易,呈現出戰時的繁榮景象。

    在這些外國人離開不久,大清政府發出畫界遷民的禁海令,但絲毫影響不了明鄭對英、荷的貿易。等到金門二度易手,金門城的厄運才開始降臨,居民被徙往內地,城池漸成廢墟。

傳統二落古厝

    康熙二十年(1681年),首任金門鎮總兵陳龍看上了後浦才子許獬的讀書處,以舊城頹圯為理由,把總兵署遷到叢青軒,後浦變成金門政經中心,千戶所城從此走出歷史。

    褪盡風華的金門城有擋風的作用,附近的民眾闢為菜圃,取寶月泉、華巖泉之水予以澆灌,供應後浦的日常的蔬食,北門外的古官路成了賣菜路。

    國民政府轉進台灣,金門成為最前線,戰地政務優先反共準備,金門城牆完整的石材,不分青紅皀白成了國軍的軍事工事,地上建築拆卸得幾無孑遺。

日治時期的洋樓


    最近為了發展觀光,又魯莽粗糙的重建了金門城,給文化資產帶來嚴重的二次傷害,在日益高張的三通聲裡,實在難以和惠安的崇安城、東山的銅山城相競逐。

    這時,我或許特別鍾愛金門城北門外明遺古街。雖獄帝爺宮現已圯壞,隘門也只剩石條遺跡,官道上也改換成平整的花崗石鋪面,車轍道也以水泥打實。現存的24間街屋,門匾都不見了,木製的窗板也都以水泥封死。另外還有5間一落四櫸頭及1間二落建築的金門傳統民居夾雜其間。甚而還有一座日治時期看似診所的洋樓,矗立在街尾。走在路上,很少遇見居民,感受到的不是六百年前古街的重返,而是歷歷的走過了六個世紀的變遷。

    不明白人們為何喜歡追求無謂的重返,卻懶得細數歲月的變遷?

金門城北門外明遺古街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