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運河


普拉特橋望多瑙河

 

    電影《翠堤春曉》 The Great Waltz (1938年)以“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II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敘述他成功地將華爾茲這種原本只屬於農民的娛樂形式,提升為宮廷過程。故事巧妙地結合奧匈帝國革命運動,通過音樂以及對革命的同情,使他受到人民愛戴,地位遠遠超越了當時的皇帝弗朗茨約瑟夫,成為真正的維也納之王。

    故事敘述天才橫逸的史特勞斯在妻子寶莉的支持下,仍努力創作自己的作品,尋找發表的機會,直到遇到著名歌手卡拉唐娜。他們《維也那森林的故事》Tales from the Vienna Woods一曲定情,在他們唱作配合下,華爾茲逐漸走入宮庭。

    為此,史特勞斯創作《當我們年輕時》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一度讓妻子誤以為寫給自己,不過寶莉很快發現,唐娜才是丈夫的知音,事業的支持者,於是在丈夫和唐娜決定私奔的前夕,表達自願求去。高潮戲在於馬車上,唐娜發現愛人心中還有揮不去影子。於是決定留史特勞斯及其行李在多瑙河碼頭上,但希望以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為禮物,史特勞斯說:“那一直都是妳的。(It's always been yours.)”唐娜高歌此曲,隨船消失在霧茫中。

    痛苦不堪的史特勞斯,一直不忍離去,坐到天亮,看到清晨的多瑙河,生機蓬勃,於是創作了《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成為奧地利第二國歌。

    飾演唐娜的Miliza Korjus,是波蘭籍的花腔女高音,這是她演的唯一一部電影,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提名。片裡幾場聲樂演出,突出劇情,感人殊深,至今難忘。也因此,這部片子也前前後後看過20餘次,對於維也納森林和藍色多瑙河也就特別嚮往。

    事先做作功課,這次奧捷之旅,維也納森林就不必看了,多瑙河也不在行程裡。但總不死心,多瑙運河經過維也納市區,自然不能看都不看。1月29日參觀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haus,車子就停在運河畔,自然不能錯過。2月3日從捷克回到維也納,車行A22高速公路,有一段特別貼近多瑙河,進城時走普拉特橋Praterbrücke,雖然都在驚鴻一瞥中,但也只能這樣了。

   意猶未盡是當然的,期待下次布達佩斯之旅。

 

《翠堤春曉:維也納森林的故事》1

《翠堤春曉:維也納森林的故事》2

《翠堤春曉:當我們年輕時》1

《翠堤春曉:當我們年輕時》2

Miliza Korjus《藍色多瑙河》:未在片中演出

《翠堤春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