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保留這段城牆供後人懷念。


從霍夫堡宮可以看到維也納市政廳。


城市公園有很多音樂家的雕像。

 
國家劇院也在霍夫堡宮附近。

 
藝術史博物館在霍夫堡宮門外。

 
自然史博物館也在霍夫堡宮門外,兩個博物館中間是瑪麗亞.特蕾莎廣場。

 
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高的建築物。


莫扎特的《安魂曲》就在這建於13世紀的聖米歇爾教堂舉行首演。


建於1708年的聖彼得教堂,是維也納第二古老的教堂。


17世紀的鼠疫紀念柱一直矗立在格拉本Graben大街上。

 

     “房子都舊,沒有我們新。”常聽陸客這樣說。

    其實台灣房子也不舊,要說舊,維也納舊城區的房子都很舊。

    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在1857年下令拆除維也納的環城城牆,改建為57米寬,總長五公里的環城大道,接著就聚集了當時歐洲最優秀的建築師,為環形大道旁邊的各項設施進行規劃,到1888年止,一幢幢的偉大的藝術精品先後在道路兩旁矗立,贏得建築博覽會的美譽。

    這些建築包括:市政廳、霍夫堡宮、國會大廈、城市公園、自然史博物館、藝術史博物館、史蒂芬大教堂和國家劇院等,加上原本就已存在的聖彼得教堂、黑死病紀念柱等,展現人類卓越的建築才華,2001年以“維也納歷史中心”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難得的是,整個舊城區的建築,從那個時侯開始就沒有改變了,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和皇后茜茜公主看到的,就是我們看到的,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畢竟這座城市還遭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

    舊,不但不代表落後,還可以展現自己文化深度,新,未必能展現自己的經濟成果,更重要的,文化深度在哪?那麼多新的洋樓,哪一幢值得你驕傲?

    很難想像哪個中國城市可以“某某歷史中心”的名義申遺,也許是天津、上海,也許是威海衛、哈爾濱,因為那裡很多西洋式建築,看起來較具藝術性,但真的值得中國人驕傲嗎?

    看看自己,城市就別說了,只能看街,你又能在迪化街、大溪老街、湖口老街看到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