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明會是聖道明(St. Dominicus,1170-1221)於1215年和他的追隨者在Toulouse建立的兄弟團體,雖然沒有得到第四屆Lateran大公會議准許,但1217年教宗Honorius Ⅲ接受了他成立的宣道會,也就是聖道明會。
出生在西班牙Calaruega的聖道明,1199年就成為Osma教士,1203年隨Osma主教Diego de Avezedo到Languedoc宣教,以對抗Albigensians異端,1205年晉見教宗Innocent Ⅲ,接著在Fanjeaux為Albigensians異端講道,1207年Prouille建立修女院,道明會創立後,1220年他在羅馬San Sisto 會院建立會士團體,次年又在San Sisto建立第二所修女隱修院,而Santa Sabina也賜給修會,同時他從1220年連續兩年5月在Bologna舉行總會議,不久死於Bologna,1234年7月3日教宗Gregory Ⅸ在列蒂Rieti列聖道明為聖人。
16世紀末,墨西哥的道明會士建立了玫瑰會省,隨著西班牙人,立足菲律賓,向遠東傳播福音。1619年馬尼拉的西班牙統領委任道明會士Bartolome Martinez 攜外交文件前往中國,遇暴風台灣東海岸登陸。1626年玫瑰會省會議決定到福爾摩沙開教,當時升為省會長的Martinez隨征服隊和5名會士從三貂角(Santiau)登陸,抵雞籠(Santisima Trinidad),並在社寮築San Salvador城,而道明會的都羅司祿山都斯聖堂也同時設立。隨後1628年西班牙軍隊在滬尾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天主堂也跟著設立。不久,金包里(Kimari)、大巴里(Tipari)等社區都有了教堂,這些教堂也成了傳教士進入日本和中國的前哨站。
隨著西班牙在台勢力衰退,原住民也開始反抗西班牙,教堂成為攻擊的目標,淡水的傅耶慈(Francisco Vaez De Santo Domingo)、雞籠的羅睦絡神父(Luis Muro de San Miguel)及艾基水神父(Jacinto Esquivel del Rosario)殉教。1642年8月24日荷蘭人攻下San Salvador城,逮捕了5 名傳教士,連同投降的士兵一起送熱蘭遮城,以囚犯加以拘禁,轉送印尼Batavia,經1年的庭詢獲判無罪,遣送馬尼拉,結束了台灣開教的歷史,總計成立了至少10間教堂,34位神父來過台灣。
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鄭成功攻陷熱蘭遮城,有意進規菲律賓,召廈門的密督陸立志神父至台灣,命他出使馬尼拉,勸降西班牙總督,雖不能如願,但仍兩度返雞籠傳教。1673年,岷答那峨聖道明會為領台時4000教友著想,派尼加律羅撒略等3名神父到雞籠,遇颶風抵安平,受到軟禁不能傳教。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馬尼拉聖道明會,擬派伯多祿牟諾等神父來台,但一直不能如願。
咸豐八年(1858年)開放台灣、淡水等港口的天津條約甫一簽定,聖道明會副總會長Antonio Orge神父即命玫瑰會省籌備再啟福爾摩沙傳教事業。次年(1859年)會省派郭德剛(Fernando Sainz)偕柳道來神父,從岷答那峨出發抵廈門準備來台,柳道來神父不諳漢語,暫留福建,由洪保律神父 (Angel Bofurull)代理。
一行人在5月18日下午4時抵達打狗,該地以平埔馬卡道族打加奧社所在得名,相對於東港,也有人稱為西港。22日在戲獅甲賃屋,驚動附近民眾,引起紛爭,申訴於鳳山縣,竟被拘留,得英鴉片商之助,知縣前倨後恭,道歉開釋,不久洪保律神父染疾返廈門就醫。
郭德剛神父在打狗,由於居民仇視,直到6月10日才在前金以月租6元向海盗頭子租得居處。當年9月13日德國輪船在前金拋錨,居民馳援,有人趁機打劫,殺害船長,激起外僑公憤,走避商船,發砲攻擊鹽埕,縣城調兵前來,居民深明駐軍需索無度,反請郭德剛神父兩面調停。後為免雙方誤會,避居廈門。事稍定返打狗,11月上旬以62圓在前金今玫瑰堂所在,購地建草屋聖堂,次年(1860年)從馬尼拉回台灣,又以600元改建為土埆聖堂,正式成為前金堂區。
同年8月7日在馬尼拉及福州主教會議上,推選Mariano Anton神父為台灣區會長,1861年1月就任,11月水土不服返回福建,12月12日省會長命郭德剛神父繼任。次年7月2日還派楊真崇神父(Andres Chinchon)及黎茂格神父(Miguel Limargues)前來協助。1862年9月再斥資2500圓,興建 75坪的紅磚及老古石的玫瑰聖母堂。
1869年郭德剛神父調任香港道明會會長,後調回馬尼拉,1895年回到天主身邊。總計在台期間,除創玫瑰堂區含山腳、五塊厝傳教站外,還成立了萬金堂區含溝仔墘、老埤聖堂及府城本堂。
郭德剛神父離開台灣之後,道明會的傳教事業仍不斷發展。在中部,1872年阿成哥傳道師籌建竹子腳道理廳不果,1875年吳萬福神父建羅厝聖堂,1876年羅厝之王靈牧神父建沙崙仔小堂區,1877年沙崙仔韓若翰神父創埔姜崙小堂區,1882年又創斗六和西螺傳道所,1892年沙崙仔高恒德神父設他里霧傳道所,並成立鹿寮小堂區。在北部,1887年何安慈神父創和尚州小堂區,1888年又在大稻埕設臨時聖堂,1890年雷賽逸神父派駐興化店傳道所。除了居民仇視外,也頗受長老教會的威脅。
日治時期,仇視天主教的情形已經少見了,在這種情況下,道明會得以自由開展。1913年7月19日台灣教區脫離廈門教區獨立,林啟明神父為首任教區長,對教務聯繫更為方面。
在這之前,各地教務也有許多成果。1889年在台北創蓬萊街天主堂,下轄和尚州、石碇兩小堂區與新店傳道所。1915年將羅厝的傳道師養成所移到蓬萊街,不久因學生廢學中止,1936年又將斗六天主堂開設的小神學生養成所移來台北。1917年4月1日成立台北私立靜修女子中學校,教區長林啟明神父為首任校長。樺山天主堂在1927年設立,為日本教友專用。淡水天主公教會是1906年林啟明神父購地成立的,後來又發展了石門傳道所。1910年他又在山仔腳設傳道所,直到1929年孫濟慈神父購得現址,成立基隆天主教公會,後又發展了四腳亭與暖暖兩傳道所。
台中天主堂在1910年創於葫蘆墩,羅厝馬百達副會長在1914年購得現址建立臨時聖堂,1919年洪羅肋神父重建聖堂,1920年改為今名,轄彰化天主公教會、劉厝傳道所、三家春傳道所、秀水傳道所。羅厝庄天主堂在馬百幸神父接任本堂時,1905年開設傳道師養成所,轄員林天主公教會、面前厝天主公教會、蕃子田傳道所、大東傳道所。田中天主堂是1915年駐沙崙仔的閃佑道神父來建的聖堂,轄大新、赤水、鼻子頭等3個傳道所。斗六天主公教會是在1918年馬尼拉支會戴識靈會長蒞台巡視教務時,發現聖堂頹圯,捐資重建的,轄竹山天主公教會與勞水坑傳道所。樹子腳天主堂是1897年當地教友就住宅充為修道所,1904年洪羅肋神父改建為木造教堂,1928年改為磚造,下轄水尾及西螺傳道所。埔姜崙天主堂,在1897年希烈神父設駐在所,1900年首任本堂洪羅肋神父興建,轄斗南天主公教會、鹿寮天主公教會、土庫傳道所、崙仔頂傳道所。
由於埔姜崙天主堂轄區過大,1934年成立嘉義天主公教會,轄下有民雄天主公教會及小梅、大湖、北港、頂寮等傳道所。自1892年台南設立教會以後,教友一直不多,後經希烈神父、洪羅肋神父的募款,重建台南天主堂,下轄大灣、新化等天主公教會,另有台南傳道師養成所和高雄孤兒院。至於歷史最悠久的高雄天主堂也在1929年興建玫瑰大堂,下轄五塊厝天主公教會、舊城天主公教會、山下傳道所和鳳山傳道所。
東港開發甚早,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台灣納入滿清版圖時,就在下淡水東港,設置淡水巡檢司署,派出第一任巡檢袁玟,“水土毒惡,歷任皆卒於官,甚至闔官無一生還”。(陳文達《鳳山縣志.衙署》)在鼎革之際設巡檢,想必當時人口已然不少。軍事地位也很重要,當時設置東港汛,乾隆時還分為水師東港汛和陸路東港汛。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出版的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記載:“東港在縣西南六十五里,面臨大海,港道甚闊,可通巨艦,有商條到此裝載米豆貨物。”可見當時商業貿易之盛。
作為長山入墾下淡水溪的出入港,且與旗尾、淡水並稱可容巨艦三大港之一的東港,原在東港溪和下淡水溪交會處,即今鹽埔村,以前稱鹽埔仔。近人考證認為清領中葉,農民濫墾,導致東港溪岸崩潰,舊東港居民移入今東港街。而原本集貨的濫港,也被洪水沖入河床,往東發展為新街,最後新街商販也流到今東港街,使東港更加繁榮。
同治二年(1863年),打狗開港,東港出口貨物須經過打狗,加上東港溪口淤積,東港貿易受到影響,幸好仍保有淡水溪以南平原農產品進出港口的地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出版的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提到:“東港(民渡),在港東里,縣城東南三十里,源受東西溪兼匯後寮,五房洲等流入海,兩岸相距三里許,深丈餘,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艘輻輳之區。”這是日治以前的情況。
日本人來了,明治三十年(1897年)設東港辦務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改為東港支廳。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高雄州東港郡下設置“東港街”,內含東港、新街、內關帝、大潭新、南屏、下廍、三西和等七個大字,新街當時已無街市,內關帝庄有關帝港,南屏庄有南平港,大潭新庄有養殖戶,下廓有製糖所,三西和即三叉河,為農業區。
早在大正二年(1913年)阿猴線鋪設之前,東港就有東港-枋寮線,東港─南州線,大正五年(1916年)這些台車線陸續拆除,官方鐵路並未經過東港,東港榮景受到考驗,20年代規劃南屏為水上遊園、湖畔公園,30年代完成新園-東港自動車線,南州-東港鐵道也鋪設完成,再加上南進政策,昭和十三年(1938年),成立了東港海軍航空隊與東港海軍航空支廠,使東港又開始忙碌起來。
日治時期東港街市發展以延平街為中心,昭和十年(1935年)建東港神社,修築了豐漁橋,將濱海傳統漁村──“三漁一海”(豐漁、盛漁、興漁、鎮海)連結起來,東港海軍航空隊成立之後,又在今共和新村興建大量宿舍,人口從5000增至15000。
戰後東港街市發展以中山路、中正路為主。1955年西德籍道明會士林德明神父偕同傳教員3人到東港開教,在中正路9號建立聖堂,1959年在中山路現址購地,籌建新堂,同年5月22日奠基,1960年12月8日落成,由西德工程師路易士設計整體工程。
教堂完全屬現代建築式樣,外觀新穎,頓時成為東港新地標。快要半個世紀了,這個建築本體,含教堂、塔樓、兩個水池,在2006年被屏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說起來,這個歷史建築的年代不算久遠。但我在翻閱《鳳山縣采訪冊》時,也看到了下面的資料。
“中港(一名中芸港,一名汕尾港),在小竹里,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受中厝溪,南行兼納下廍窟合流入海,兩岸相距里許,深丈餘,商船便於出入。”
“西港(一名旂後港,一名打鼓港),在大竹里,縣西南十六里,源受丹鳳澳,西行,由港門(旂後、打鼓二山,左右對峙,相距七、八丈,若巨靈擘畫然,故曰,港門當中有雞心礁及港外各暗礁,皆舟行所宜謹慎者也),通外海(浪平可泊輪船)出入(按此港潮之漲退,不過八尺,為他邑所無),內為通商口岸,華洋雜處,商賈雲集,經築礮臺,置戍守,洵臺南之門戶也。”
原來東港和中港、西港齊名。道明會在台灣,撇開西班牙海權時期,真正的發展是從有西港之名的打狗港開始,從1859年開始,傳播了將近一個世界,一直到1955年才在相對名稱的東港開展,豈不特殊?
戰後的東港,曾計劃分期實施築港,60年代初實施漁港區計劃,農業逐漸轉成養殖業,東港也由農漁商港,轉為漁業港、觀光業港。我幾次去東港,都為了搭船到小琉球,當然也有幾次不是,上次是去大鵬灣。鮪魚、油魚子、櫻花蝦,我只看到變遷後的東港,它還會再變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