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村民也是宗親,可惜沒時間多談,他提醒我饒平一中附近還有更大的宗祠。
三槐堂離中共革命聖地──茂芝會議舊址很近。
天寧寨的衛星圖。
後坑的衛星圖。
《饒平縣志》:“本縣王姓居民入饒始祖為王淳質。元延佑二年(1315年),江四蔡五九起義軍攻克福建汀州寧化,淳質攜妻挈子逃避入饒。淳質夫婦及三子惟和擇居鳳凰山下坑尾王厝島(遺址在今新塘鄉東山村南側);四子惟平創居新豐墩上;五子惟享創居上饒埔坪寨;六子惟貞創居三饒添寧寨;七子惟良創居詔安官陂秀篆村。今之東官、漁村、南澳澄海蓮陽等處王姓居民為惟和裔孫衍派。”(p176)
這個綜合性的說法,將饒平王姓統歸為王淳質一源,信不信是一回事,既然確定新豐墩上為原鄉。對於二世祖惟平公幾位兄弟在各地分創基業,也不能不實際瞭解一下。
首先我搭客運來到上饒,也很快的找到埔中村,也找到三槐堂。也很幸運,剛好宗親在附近整理農地,熱情地過來解說,說祠堂鑰匙在不遠處的家裡。可惜我被車站騙了,以為沒車回新豐,鎮內唯一招待所又在整修,所以急著離開上饒。其實只要多花半個鐘頭,瀏覽一下先人牌位,或許可以了解惟享一派發展情形。幸好後來在宗親王明忠那邊看到這邊的族譜,有個粗淺的認識。
這邊奉王惟亨為始祖,旁註“曰元壁公”;其子王仁愛為一世祖,四世祖王新立生三十七公、三十八公,三十七公是“本村之祖”,三十八公是大埔三溪恩子頂(斜格營)之祖。恩子頂應該就是我們宗親會長王年銅率團拜訪的恩子崠,說“位居高山,交通困難,生產落後,文化教育極低(公元一九六二年才辦學)”。不過現已開闢“三溪雲崠茶園”,情況略有不同。資本主義一伸進腳,未必是好事,我個人覺得還是貧困較好。
各家族譜對這裡的記載頗不一致,來到當地,才知“上饒”是鎮名,“茂芝”是村級的“地區”名,而“埔坪”、“埔中”是村名。三槐堂所在的是埔中村的王屋村,埔中村的“村”是行政區劃,王屋村的“村”是自然聚落,不同概念。
祠堂旁邊有半塊墓碑,只存頂部“顯考”二字,下半深埋土中,也沒時間細考。另外,三槐堂離中共革命聖地──茂芝會議舊址全德學校相當近,不知何時建的,有待追蹤。
回程搭302高鐵專線車,就直接到三饒投宿,放下行李,立即依圖往天寧寨走,看到路口碑石作“添寧寨”,喜出望外,想說不會錯了,果然進村一問,姓王。
這也是馬蹄型開放性的土樓,至少三層,內層中間是祠堂,大門上“王氏宗祠”的題額猶在。在巷道行走,可以感受原先規模甚為宏大,尤其前面的水塘,真是壯觀。可惜現在住民外流,十戶九空,留下來的都是老人。
繞了一圈,回到祠堂,赫然看到右邊的建築也是祠堂,上題:“貞厚公祠”。離開前,來了一輛小轎車,走下兩三個中年人,表情未必友善,急急表明來意,看來這裡的祖墳、牌位、族譜等,經文革洗禮之後,都蕩然無存了。
經提示,後坑那邊也有王姓聚落,連忙沿著省道下去,進村拐錯了叉路,只好從田間走進走進村落。這個村落已沒半座土樓,格局上大致西南向東北,依緩坡成四排建築,中間是祠堂。祠堂門沒關,剛巧有人進來拿梯子,開了大燈,裡頭真的空無一物。看來祖墳、族譜等也大概無存了。
村民自言,從添寧寨分過來的,那邊貞厚公祠是第二世,分創後坑的是第四世。還說後坑開基祖的名字刻在匾座上,我看上面都是大篆“富壽”等吉祥語,應是他胡謅的,就不知其他訊息的可信度。
後來想想,貞厚公如係添寧寨之二世祖,難不成不避開基祖“維貞”之名諱?即使“貞厚”為諡號,也在當避之列,莫非“貞厚”即“維貞”,“二世”也者,是從淳質開始算?
不過,這只是推想,還沒有直接證據。
雖然,《饒平縣志》是官方史志,對饒平王氏的源流,用的都是“上饒”、“埔坪”、“三饒”、“添寧寨”等今地名,甚至是1956年撤區併鄉以後的名稱,找是不難找,但少了像“城仔里蓮塘社”這樣古老的地名,可信度不免打了折扣。可惜這本1994年修的《縣志》也沒註明出處,一時還無從證實饒平王氏“一花開五葉”的來源。
假如那是真的,五兄弟開基創業,也不是“自南而北”或“自北而南”,而是“東山”和“墩上”兩個大點,往周圍闊散。這些都要更直接的證據,才能呈現事實,可惜時間有限,文物遺存太少,只能再假時日了。
回程走在S222省道上,已經一片漆黑,走了兩公里路才看到街燈,8點多才用餐,心中一直沒多少發現的喜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