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63.23.202.1/taiwan/changhua/田中神社石燈籠.jpg
日治時期的田中神社,現已改建為鼓山寺,在八卦山麓。參道依稀可鑒,寄付名冊的刻石也還在,一對石燈籠還矗立在原來的位置,右邊一個日式建築,也有可能是社務所。
除此之外,有些石燈籠的建材被翻過來,成為石桌椅。鼓山寺方把它整修成寺前公園的樣子,由於寺產還有宗教管理、民族認同等問題,根本無法再復舊觀,只是這些古物,難道已失去保存的價值了嗎? 不過,這次我只是路過,山門裡頭還沒進去參觀,或許還有許多古物被保留下來也說不定,這些都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2008.2.26
今(97)年學測國文非選擇題有一題“文章解讀”,佔9分,題幹是:“閱讀框線內的文章,請簡要歸納作者對文化與藝術的觀點,並從日常生活中舉例,印證作者的觀點。文長限150〜200字。”
題幹分三個部分,它們的動詞分別是:“閱讀”、“請”和“限”。
“閱讀”是準確答題的基礎,閱讀的內容是節錄自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先生〈非關文化:移動的觀點〉中的一段文字,內容是: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豐富的文化因素與美感經驗,有來自先天的主體脈絡,也有包容、吸納外來經驗的空間與環境。文化、藝術並非特定菁英份子的專利與責任,每個人的文化意涵不因富貴貧賤而有高低多寡之別,體認藝術的社會本質與文化的基礎,也與學歷、族群、性別沒有太大關係,更不需要高深的理論。”
鼓山寺
從文法層次說,這是個句群,要先找出關鍵句。這個句群是由兩個句子構成,前面是帶兩個動詞的單句,後面是多種複句,前後兩句有因果關係,關鍵句在後句。後句有兩層,“文化、藝術並非特定菁英份子的專利與責任”是因,後面是果,關鍵句在後一分句。
題目有兩個要求,簡化成兩個動詞“歸納”和“舉例”。既要求“歸納”,可以把關鍵句的主幹找出來,“體認─(沒)有關係─(不)需要─理論”,再把定語加上去,那就是“每個人體認藝術,與學歷、族群、性別沒有關係,不需要理論。”這也就是作者邱坤良的觀點。
很多考生作答,都忘了“藝術”,只談“文化”;也有的專在“學歷、族群、性別”上發揮。不是強調“非洲人也有文化”,就是說“不唸大學也沒關係”、“原住民不追求名利”、“女性也很有成就”,不是不能這樣說,而是完全不提“藝術觀點”,根本就不是作者觀點。
疑似社務所
在“舉例”方面,歸納謬誤,舉的例子自然不恰當,姑且不論。有的學生歸納得好,可是一舉起例來,未必切合。很多考生讀過朱光潛的〈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把這個例子搬過來,很不恰當,因為那是在講人生態度,而考題要印證的是藝術觀點。也有不少考生指出:“達文西〈蒙特麗莎〉是曠世巨著,米勒(很多考生誤以為是梵谷)的〈拾穗圖〉也很千古名畫。”考題是要印證觀點不同,不是比較作品高下,都偏離了題旨。
這一題,考生只要找一個過去不被主流接納的藝術形式,加以發揮就可以拿高分了,如果拿兩種藝術形式深入比較,也是很好的主意,只怕超過字數限制。
田中神社造營費用特別附寄碑
如果我就文化資產來答題,應會選擇竹北蓮華寺或新營太子宮,不過,資料手頭資料不足,還是以田中神社來說吧?
田中神社建於昭和五年(1930年) ,供奉能久親王;昭和14年(1939年)擴建。戰後,1945年改建為鎮安宮,奉祀開台聖王鄭成功,由陳鴻苗主持;1957年邱在大發心改為佛寺,名鼓山寺,供奉釋迦牟尼佛,敨請新竹青草湖靈隱寺尼師駐鍚,並擴建佛堂。
現在,神社不見了,只有佛寺。佛寺代表台灣佛教的藝術觀點,洗石子地,大理石壁,簡單的擺設,配以兩旁整齊的禪舍和佛學講堂,清幽潔淨的環境,整體表現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石燈籠
不過,神社的殘蹟也處處可見,在鼓山寺入口外面,看起來像小型花園的地方,參道依稀可見,參道旁有一棟日式建築,有人認為是社務所,不過稍嫌簡陋。另一邊日本形製的碑石依舊矗立在那裡,原來是“田中神社造營費用特別附寄”,名冊後頭有一行字“昭和十四年十月三十日鎮座祭執行”。參道底有一對“田中消防組”奉獻的石燈籠也完整保存,棱角分明如新。可見日本神社的某些藝術元素,還是能被台灣民眾接受的。
其實,鼓山寺的外觀,整體像南京靈谷寺,但黑瓦、平直的屋脊,多少帶著和風,可能重建時,這些元素也糅合進去了。
特別的是,在實用主義的驅使下,把石燈籠的“零件”,組合成一套石桌椅,也在參道旁的草地上藝術的呈現出來。
這樣,日台匠師、民眾等不同的文化基礎,還有皇民化、工商化等不同的社會本質,全都形成了他們對藝術的不同觀點,而在這一空間表現出來,這也是台灣文化藝術的包容性吧?。
石燈籠重組的石桌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