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法為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台灣各種考試卻難得一見。今年學測出現語法題,照說應該予以肯定,但出得並不好。
不好,主要在題幹,“咬死了獵人的狗”,可以是動賓短語,也可以是名詞短語,如果是後者,要說成句子,一定要加上語氣才行,不然,學生作考古題時,必然會提出質疑。
出現歧義是在短語,不在句子,所以應該考短語才對。所以,題幹敘述應該修正為:
複雜短語容易造成歧義,像「咬死獵人的狗」就因為短語結構方式不同,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下列哪些選項也會出現岐義?
這裡,我也順便將例子改為“咬死獵人的狗”,“了”是動態助語,表完成,如果照原先的“咬死了獵人的狗”,就不會“有隻狗咬死了獵人”的岐義,說明項“有隻狗咬死了獵人”是出題者變造的,已將名詞短語偷換為動賓短語了。如果要合乎原來結構,應該說“咬死獵人的那隻狗”,表完成的“了”還是應該去掉。
另外,既然考短語,選項也應修改為:
(A)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B)知道這件事不要緊
(D)王同學是轉學生
(E)陳老師和李老師的學生
(A)(B)改不改無所謂,(D)是複句,(E)的停頓沒必要,乾脆刪掉逗號和以下文字,比較單純。
既然考了這題,以後高中老師和學生總要面對考古題吧?要訴諸語感也行,那就間接告訴學生語法不用學,國文也不用學,大家多用自習的方式培養語感。說明項那種劃法,根本外行,沒有道理可說,還是要回歸學理。這時,只有樹狀結構可以運用。符號法主要分析句子,也勉強可以分析短語,由於Microsoft Word便於符號法,先劃給大家參考:
符號法無法劃出4-2,2-2是有問題的,“有做不好”、“沒有做不好”,在結構上說不過去。所以,要完整而正確的分析短語,還必須用樹狀結構:
小畫家不好操作,勉強成圖,尚請包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