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承認吧,就是因為題目出得爛!

    這是張大春說的,他認為出題老師不應該也隨著媒體話題炒作而起舞,觀點我未必認同,但題目出得真的不好。

    有人提醒張大春,說這2240份零分應該包含沒作答的卷子的,就是零分絕大多數是交白卷,或寫幾個字,才令人擔憂。文不對題,不知所云,閱卷老師還都會給分的。問題還是在題目上,為什麼那麼多人交了白卷。

    我們生活在後現代,後現代核心特色就是參與。去年颱風,引發歪腰郵筒現象,這是多麼大的事件,作為考生,怎能只埋首書堆,不抬起頭來,看看外面的社會?不關心外在環境變化,就不該進高等學府,我可以理解出題老師的用心。

    然而,後現代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小眾文化。“太陽花學運”、“阿帕契事件”,每個考生都要知道嗎?出題老師每天追新聞,有權力選擇哪些事件考生要關注,哪些不用嗎?

    還好,出題老師也怕考生不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先說明事件的發生、經過和引發出來的種種現象,但,你覺得考生看得懂嗎? 小眾文化的特色,就是小眾內部有特定的規則,以前玩過手機小遊戲FarmVille,想告訴“圈外”朋友說“我的稻米升級了”,那是要花多少文字才能說清楚,而“圈內”玩家即使識字不多,卻也了然於心。

    所以,零分卷表示學生看不懂題目。學生看不懂題目,或許是自己語言閱讀理解能力差。能怪老師表達能力差嗎?似乎不行,因為“大學教授”四個字壓下來,誰敢懷疑?那不就是邏輯上“訴諸權威”的謬誤了,的確是,但同為大學教授為什麼要幫他扛責任呢?

    先看形式問題:

“陳述你的看法、感想、或評論”

標點符號正確嗎?出題老師可以說打錯了,審題老師難道不是國文專業的?

    這句話的賓語中心語是三個名詞的並列結構,我們還原他的動賓搭配關係:

1.陳述你的看法
2.陳述你的感想
3.陳述你的評論

你覺得哪個選項“動賓”不能搭配?

    或許這句跟事件本身無關,那麼,這一句呢?

“台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遭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

我用“去枝葉法”讓大家看得清楚:

郵筒─遭─招牌─砸

這裡有兩個動詞“遭”和“砸”,不是連動句,就是兼語句。

    如果是連動句,表示有兩個事件,這句話有兩個事件嗎?沒有,只有一個,就是“郵筒砸歪了”,所以,這一句顯然不是連動句。

    那就是兼語句囉?可以,動詞“遭”的確可以帶兼語“強風吹落的招牌”,但什麼是“兼語”?兼語就是動詞的賓語,又兼後面動詞的主語。也就是:“強風吹落的招牌”是動詞“遭”的賓語,又兼作“砸歪”的主語。這樣,問題來了,“砸歪”的主語是“強風吹落的招牌”嗎?“砸歪”的明明是郵筒,不是“招牌”。所以,這句一定要用兼語句,後面的動詞只能就兼語作陳述,也就是:

台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遭強風吹落的招牌砸了。

其實他這句原意應該是:

郵筒─砸歪

“郵筒砸歪了”是本意,想順便說明發出“砸”的對象是“招牌”,那就應該用被動句,“郵筒被招牌砸歪了”。“歪”是“砸”的結果補語,表明主語“郵筒”是“被砸”,結果是“歪”。既然有了結果,一般最好再加個“了”表示完成。

他如果想強調“砸”的動作發出者是“強風吹落的招牌”,那應該用介詞“被”引出施事賓語才對,也就是:

台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被”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了。

    再吹毛求疵的話,“台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已有單句的形式,如果還要陳述“遭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應該用複句的形式,最好用逗號斷開。

台北市龍江路有兩個郵筒,被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了。

如果他想單句表達,可以將“有”改為“的”,成為:

台北市龍江路的兩個郵筒被強風吹落的招牌砸歪了。

另外:

民眾紛紛到該地拍照,使“受災”郵筒意外產生療癒功效。

這句話的語法謬誤不想多說,因為它的邏輯謬誤比較嚴重。

    郵筒產生的療癒功效,對象就是前去拍照的“民眾”,我真的很想問出題老師,這些“民眾”到底什麼病得到療癒?

    如果這些“民眾”自己或親朋受災,還到“歪腰郵筒”療癒,或者“民眾”自己無災無難,必須到“歪腰郵筒”療癒,我想都病得很嚴重,應該去看經神科,而不是“歪腰郵筒”。

    題目出得差,審題馬馬虎虎也就算了,大考中心的解釋也相當官方,能夠幫考生申冤的,只剩高中國文老師了。

    結果,沒想到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團隊還相當肯定題目,說:

考生可從正面角度出發,認為歪腰郵筒是民眾苦中作樂、展現幽默感,也可從反面述說,颱風重創中南部,北部人居然快樂自拍,看在災民眼裡是何種心情,兩種對比手法都可闡述,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來評論此事件。

看似合理,但老師指導學生寫作,必須先審題,抓住引導的語意,再根據要求作答。以這篇為例,請仔細看“引導”,“戲稱”、“可愛”、“療癒”、“幽默感”、“歡迎”等,難道看不出是從正面陳述的?題幹又沒說“可以正反面論述”,站在老師的立場,應該指示學生不能作反面論述才是。

    這次大考中心承受了一些社會壓力,應該會指示閱卷老師正反面論述都可以給分。但這次是這次,下次,老師們,考生還這樣囫圇吞棗的讀題,風險太大了吧?

    或許出題老師原本也想讓學生從正反面論述吧?但如果我們從引導文字和要求上,實在看不出來,那麼到底是表達有問題,還是理解有問題,不就昭然若揭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