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蹟亭有文字信仰的宗教意義,也有惜紙如金的文化意義。台灣現存的聖蹟亭,大多見於客庄,為什麼樹林聖蹟亭不在客庄?

    根據資料,聖蹟亭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簡煉等地方人士以募款集資的方式所建的,那時潭底地區即使曾有客家人,大概也撒退殆盡了吧?

    又有資料顯示,樹林地區的信仰中心的濟安宮,原址也在今日潭底公園前面,日治時期“應交通變遷計,參拜者便利”,由地方大老王士龍及黃純清等發起,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遷到因火車站設立而逐漸形成的樹林市街的現址。

因修建樹林市戶政事務所被遷移的聖蹟亭
遷到潭底公園的聖蹟亭,怎麼看都傾斜




    有人根據前清賞戴藍翎特授台東都閫府劉嘉輝獻的“聖蹟浩然”,推測聖蹟亭與濟安宮原本就在一處,但聖蹟亭終究不是濟安宮的金亭,所以沒跟濟安宫一起東遷。

    留在原址的聖蹟亭也沒逃過遷移的命運。地方政府為了興建戶政事務所,將它後移到潭底公園裡頭。

    我在2007年9月7日參訪聖蹟亭,當時就寫了這樣的話:“聖蹟亭原址不在這裡,只是台北縣只有這一座聖蹟亭,所以移到潭底公園現址當古董。亭子製作古拙,並不精細。個人認為古蹟的價值在它的地理位置,這樣遷址實屬不該。而遷移後爐體歪斜,更是草率。市公所網頁上說該亭在市公所附近,也是誤記,應在戶政事務所後面。”

    現在再次閱讀,感慨更深了。歪斜的爐體加上了支柱,能止住它的傾頹嗎?也不能怪由地方票選出來的主政者的漠不關心,只能說,這多少反映了地方民眾的苟安心理,在台灣這塊土地,文化一直被被政治、經濟踐踏著。

爐頂形制古樸


    古蹟的意義,不在建築物本身,它還包含了許多人文活動。

    其實,台北縣聖蹟亭共有四處,不是附屬於文昌祠,就附屬於書院、社學,可見當時人對聖蹟亭的思維,總是聯繫著儒學教育的。也就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樹林聖蹟亭建立不久,王作霖等18人在光緒元年(1875年)組織社學性質的文炳社,每年都約在聖蹟亭舉行祭拜聖賢祭典。

爐座雕塑簡單




    王作霖是清末樹林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同治十年(1871年),他才22歲,他就在樹林設仰山齋書房,教育人才,前述樹林鄉賢黃純青就是他的高足。日本人接收台灣,王作霖和黃純青都參與武裝抗日的行動,等大局底定,為推動地方教育,1898年,兩人聯合鄉人陳和盛,共同申請在仰山齋書房原址,設立台北日語傳習所樹林分教場。同年8月,改為樹林公學校,是今日樹林國小的前身。樹林地區的國小,如柑園、山佳、武林、大同、文林、育林等,都從該校分枝出去。對樹林教育事業的影響,非常深遠。

    我個人看樹林聖蹟亭,多少帶著對前賢的懷念,而政客和文化官員呢?樹林的子民呢?

    後記:樹林小學創立之時,王作霖掌教務,而他兩個兒子名受、名純,也都在該校教書,前者還主官訓導工作,我姊夫的父親吳長益也曾在該校服務,而且還教過黃純青的兒子,前台大中文系教授黃得時,據說受益最大的是書法。羗寮分校成立時,承乏校務工作,調沙崙國小校長退休,都為樹林教育作出貢獻,教育工作要默默,有時也要楷模。

原本和聖蹟亭毗鄰的濟安宮早就搬到樹林街上,香火鼎盛愈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