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靖田螺坑土樓群以“四菜一湯”著稱,不過勝景只能在山崗上的觀景台欣賞。 


從和昌樓到步雲樓(方型土樓)開了一個步道和車道,左檐為瑞雲樓。


和昌樓原為方樓,1953年改建為圓樓,不過內環並不完整。 


瑞雲樓就在和昌樓下方,是1936年建的圓樓。


振昌樓在步雲樓和瑞雲樓下方,是1930年建的圓樓。左下方是文昌樓,是1966楕圓形型土樓,剛好迎接文化大革命。 


從另一個角度欣賞田螺坑土樓,五個樓都入鏡。 


裕昌樓在南靖縣書洋鎮下坂村,據說是福建最古老的土樓。 


裕昌樓以“東倒西歪”著稱,一二層保持平正,三四層順時間方向傾,五層逆時間方向斜。


裕昌樓中廳現為觀音廳,原本應為祖堂,外面尚有一環,2003年拆除,只留石基。


裕昌樓另一特色,就是外環一層靠山那邊22間房都有一口水井。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以江南水鄉景致著稱,水上有橋,橋上有亭,亭上偶爾有人。 


塔下村的電瓶車開到雪英橋,遊客從此橋開始步行參觀,這些橋和山溪都是“解放後”整治的。 


德遠堂是塔下村的精神中心,前有月眉池,月眉池前有23根榮耀先人的石旗桿。  


在德遠堂下方的順昌樓,是1927年重建的圓樓,沒有變成商場,保持相當原始的生活樣貌。 


建在高崗上的伯公,有三層石砌護牆。 


溪橋邊墓塜式伯公,跟高雄美濃的伯公有高度的相似性。 



往塔下村路邊另一座祠堂,後面似乎也是墓塜式,或許這是當地祠廟的基本款。

 

    我對土樓充滿了家族情感。我們在1993年印行的《三槐王氏族譜:王克師派下》收錄了家族“老祖屋”的資料,提到:垂裕堂、裕安樓、城仔裡等建築,城仔裡是八世祖文峰公建的宗祠,垂裕堂可能是更早的宗祠,或者是祖居,也有可能是裕安樓裡的廳堂名稱,至於裕安樓確定是祖居,而且應該就是土樓。

    不僅如此,族譜還記載二世祖惟平公,葬在潮洋樓背梅子林,這座潮洋樓也應該是座土樓。有人說土樓的前身山寨,族譜記饒平始祖淳質公的七個兒子在各地開基,其中五子惟享分創上饒茂芝埔坪寨王屋,六子惟貞,分創三饒添寧寨,七子惟良分創福建詔安官陂寨,還有來台祖克師公的母親秦氏葬在匏杓寨,這些村寨或許是古代兵寨留下來的名稱。我期待退休後,花比較長的時間對祖居進行田野工作,但最近只能作短期的旅遊。

    廈門的土樓Tour,主要有“永定土樓”、“南靖土樓”和“華安土樓”,大致以縣來劃分,每縣再分大概兩個景區,如永定又分高北和洪坑兩個土樓群,南靖又分田螺坑和雲水謠。看起來很多選擇,其實大部分都到永定高北看土樓王──承啟樓,其它景區很少人去,少到沒有真正的旅遊專線車,我搭的車子其實往永定的,在半路把我們放下來,等田螺坑的接駁車。

    所謂我們,也只有我和另一位散客,有人招呼我們到接駁站休息,所謂接駁站其實就是小商店,裡頭早有不少人在等車,等到人數夠了,才坐上中巴,成為第一批遊客,不知是否也是最後一批。

    第一個參觀點是位在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的“田螺坑土樓群”。這個土樓群是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坐落在半山坡上,從它東邊上頭山崗上的觀景台俯瞰,仿佛中餐“四菜一湯”,“四菜一湯”也成了它們吸引中外遊客的一張招牌。

    田螺坑土樓群居住的是黃姓家族,相傳始祖黃百三郎,在明朝初年(據說家譜作清嘉慶,年代相差甚久)從永定縣搬到此處,養鴨為生,鴨子以當地盛產的田螺為食物,經常產下雙仁蛋,銷路特好,因而致富,清嘉慶元年(1796年)建了“和昌樓”,原本是方樓,1930年代毀於土匪,1953年原址重建,改為圓樓,共三層,每層22間房。

    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是中間的方樓──“步雲樓”,據說建於康熙年間,如果黃百三郎是嘉慶時人,這個說法就不可靠了。樓高三層,每層26間房,4道樓梯上下。步雲樓西北邊的“振昌樓”建於1930年,東南邊的“瑞雲樓”建於1936年,這兩座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都是圓樓,都是三層,每層26間房,或許就是土匪毀了和昌樓,族人另建了這兩座樓。至於步雲樓西南邊的橢圓土樓──“文昌樓”,外形據說取自發家的鴨蛋,形制罕見,建於1966年,也是三層,每層32間房,當年取這麼封建的名稱,不知怎樣渡過接著下來的文化大革命,令人好奇。

    遊客在最佳取景點的觀景台上一陣搶拍之後,順著梯道下到土樓群,反而沒什麼值得參觀的地方。導遊一般只帶到梯道下方的和昌樓,讓客人進到裡面休息。然後沿著步雲樓和瑞雲樓之間的坡道,走到下面的柏油路,這也就是公路了。這樣步雲樓在路右上方,文昌樓和振昌樓在路左方。由於五座樓大門都朝西,想進去參觀就必須繞路,一般也怕團員散掉,給的自由時間很少,遊客也只能順著公路往下走,匆忙的到導遊說的取景點拍攝遠景,剛好那也是上車點。公路上停了不少自小駕,沒劃停車格,他們從觀景台直接下來,停在步雲樓前,去哪個樓都方便。

    接著就到位在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下坂村的“裕昌樓”,有人說這是福建省最古老的圓形土樓,有人還封她“福建土樓之母”。據張氏族譜記載,樓建於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高五層,每層54間房,共269間房。此樓原本雙環樓,天井中庭圓形祖堂,原先圍繞祖堂的一層樓內環,2003年後拆除,現在只剩房基。

    裕昌樓主要特色有二:其一是外環後半圈靠山那邊的廚房,都有一口水井在爐灶旁,用水非常方便,共22口,天井反而沒有水井,這樣的設計在福建土樓是僅有的。其二就是三、四層迴廊柱都往順時針方向傾斜,而五層迴廊柱則往逆時針方向傾斜,因此又有“東歪西斜樓”之俗稱,這也是旅遊業者攬客的招牌。據說這樣歪斜不是自然災禍造成的,而是出自當年建築師傅的巧思。此樓之怪,就在一二層都沒傾斜,而三層以上才傾斜,有的角度高達15度,卻一直屹立不倒,難怪大家嘖嘖稱奇。

    據說裕昌樓所在的下坂村,從地名羅石坑、張屋科、唐屋角、黄土窟、李屋等看,這裡原始居民各姓都有,黃、李、劉、羅、張、唐、范,原先居住茅草寮,所以這裡也稱版寮。當初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合股興建,樓內設計成五大卦,劃分為五片區。每姓一道樓梯,一座瞭望台。體現五榖豐登、五福臨門的美好願望。樓成之後,五層一直閒置,羅、張、唐、范等四姓人口成長緩慢,相繼轉賣給劉姓族人,不過人口最多也不過300出頭。

    離開下坂村時,天空突然飄起雨來,雨勢大到必須買雨具,後來的行程──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都在雨中進行的。該村相傳元末明初時,張姓入閩始祖張化孫派下第九世小一郎偕妣華一娘(華太婆),由永定金沙蕉坑遷居廣東大埔,又遷到緊鄰永定的馬頭背張屋坪,再移居平和小溪打鐵,生二子,小一郎和長子留小溪,華一娘攜次子光紹回馬頭背。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從馬頭背踏下山,肇基於此,“踏下”客家話諧音“塔下”,於是就成為當地的名稱。

    根據資料,這裡共有42座土樓,最早是七世祖張東崖在明崇禎四年(1631年)建的福興樓,不過受地理環境限制,清末就不再有土樓了,有的是沿溪一座座單院式土木或磚木結構的吊腳樓,這些建築和原本的土樓,錯落有致的順著兩岸擺設,再加上樓前屋後的卵石小徑,形成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意象,反而成為觀光旅遊賣點所在。

    觀光業者深明於此,所以進村要換乘當地的電瓶車,車子就沿著山溪緩緩行駛,沿途就可以欣賞各式各樣的傳統民居,還有造形各異的小橋。據說“解放”前溪上只有三座木橋,經常被大水沖走,“建國”後,在各地張家華僑熱心捐獻下,新建了十一座造形殊異的石橋,為山村增添幾分雅致。

    電瓶車的終點是美麗石拱橋──雪英橋,又稱慈母橋,只不知誰的慈母?過了雪英橋,穿過曲折的巷道,來到主要景點──“德遠堂”。德遠堂其實就是張氏家廟,建築面積達400平方米。德遠堂據說就是張家當年開基的舊居,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行第一次修建,後來分別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1928年、1941年、1977年、1993年又進行多次修繕,基本保留清代風格。不過牌樓和屋脊上有各色瓷片剪黏,跟台灣廟宇非常相似,用料也新,應該近年改建的。家廟本身是兩進式建築,較特別是廟後作墓塜式,不知是否葬有先人,抑或當地祠廟形制本就如此。

    廟前月眉池倒也平常,過去台灣農村常見,就是少了鴨鵝,這也難怪,畢竟祠堂還是講究莊嚴肅穆,只是前後草皮修得平整如茵,美則美矣,感覺不甚“親民”。最吸睛的還是池塘前面的23根旗桿石,這些旗桿石代表張氏家族的光榮歷史。旗柱石又稱楣桿石、石旗桿,桿頂有石筆和石獅之別,石筆表示文官,石獅表示武官,從乾隆到光緒,據說張家出過14位進士、舉人,代表耕讀傳家的傳統。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僑居各地的張氏族人紛紛捐建了許多紀念先人的旗杆石,也是石筆、石獅造型,代表觀念變了,不變的是榮耀家族的想法。

    在塔下村的南靖土樓的行程,德遠堂和村落景觀反而成了主角,只有在返程路上,會“順便”經過一座圓型土樓“順昌樓”。根據旅遊資料,原本有意將塔下村打造成“水鄉太極”意象,S型的山溪將村莊畫成太極圖案,而作為陰陽“兩儀”裡頭的少陽、少陰的兩個小圓圈,就直接指向村中兩座圓樓──“順昌樓”和“裕德樓”,不過,這兩座樓涉及到一段往事。

    民初福建軍政一直掌握在李厚基手裡,1922年皖系的王永泉趕走李厚基,不久直系的孫傳芳、周蔭人又趕走王永泉,收編李厚基舊部張毅為廈門鎮守使兼福建陸軍第1師師長,此人在漳屬各縣,專事搜刮,橫徵暴歛,逼令種植鴉片,徵煙苗捐,無力支付,即借口抗納,派兵剿洗。1926年6月至8月,南靖塔下、曲江、長教等地農民拒絕種植烟苗,武裝抗暴,張毅8月31日在塔下村瘋狂鎮壓,打砸搶燒,當天農曆7月24日,稱724慘案。造成居民流離失所,有的甚至逃往南洋。當時這兩座樓都受到波及,不過順昌樓在1927年由第十七世子孫合資改建。而裕德樓則一直等到1972年,才獲得華僑張慶重捐獻的杉木,予以重建,不過當時需要住所的族人不多,所以只建了一半,另半砌成一堵半月形夯土牆,人們戲稱“圍裙樓”。

    “水鄉太極”的意象究竟沒打響,所以路過順昌樓,導遊也沒刻意介紹。此樓有四層,每層46間房,內環一層,中廳為祖堂。或許就是刻意忽略,反而“因禍得福”,這裡不像其它開放的土樓,被妝扮成商場模樣,陽傘和塑膠棚都用來保護農具或植栽,保留了許多原始的生活樣像,比較具有參觀的價值。至於裕德樓,據說居民最多不過10人,但獨特的形制,據說開闢成圍裙樓客棧,不過不在導遊的路線上,所以就無緣參觀。

    在離開塔下村前,我注意到當地庄頭伯公和水邊伯公,前者看起來很新,建在山崗上的廟,在台灣偶爾可以看到,像屏東縣新園鄉山仔腳庄有“十二犁頭鏢”的“高崗亭”就是;而石砌三階護牆,和高雄市美濃區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旁的伯公的石壘三階台基也相近似。而後者墓塜式伯公,則只在美濃地區才見得到,剛好美濃又是客家庄,或許兩地有某種文化上的相關聯。

    我弟媳來自彰化田中蕭家,為書山派蕭家,女婿來自嘉義蕭家,為湧山派蕭家。台灣蕭家雖有湧山、書山、斗山之別,但都是來自南靖的客家人,除湧山在金山鎮外,書山、斗山都在書洋鎮。客語是書洋鎮主要語言,可是蕭家卻住在講閩南語的田中村,遷台之後,只認同漳州,不再認同客家了,這種情形,台灣很多。

    我雖搭的是散客團,但跟臨時團友也聊得愉快,同團人數最多的是來自上海的一家八口,報的是兩日團,沒隨原車回廈門,繼續塔下我們沒去的景點,夜宿當地,次日有車接到接駁處,走永定高北的行程。他們這趟旅程,主要是其中一位歸國華僑,“回國探親”, 於是妯娌姑嫂們,湊和成團四處旅遊,“華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去的,到美國留學,也留在當地工作,落地生根。雖已退休,也沒打算“回國定居”,大概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吧,他兒子還在美國中學唸書。

    在德遠堂,又遇上一對來自台灣的母子,兒子畢業於中部某私立大學,在泉州市安溪縣找到工作,母親似乎不太放心,所以就來“探親”,來南靖旅遊是因為“無處可去”,隨便報,隨便玩。母子都覺得在大陸工作很無奈,但總比失業好。

    動物本來就有遷徙行為,大部分為了覓食、避寒等因素,成為周期性往返,也無所謂僑居和原鄉的問題。人們複雜多了,有各式各樣的原因離郷背井,也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改變生活形式,包括語言。過去總認為原鄉一直保留著最初的文化型態,但天災人禍,尤其近代中國,原鄉不再一成不變,也可能就地消失,變成無根可尋,或者不想尋根,這也無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