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嚴格說來,流花公園裡的湖都是近代挖掘的人工湖。


五羊仙庭大型石雕。


廣州古城牆西段。


廣州市標──五羊雕像。


鎮海樓有五層之高,氣勢雄偉。


廣東電視塔,照耀星空。


四方砲台遺址就只剩這一段地基。


黃埔軍校裡的孫中山故居。


黃埔軍校對面的孫中山紀念碑。


白兔崗砲台,牆面相當現代化。

 

    2014年7月6日提早結束了開平的行程,突然想參觀黄埔軍校,於是再回到廣州市。

    早期到大陸旅遊必須通過第三地,當時香港尚未“回歸”,是第三地的首選。省港機票雖屬“國際線”,但距離短價格高不到哪,到白雲機場再搭“國內線”,可以節省不少團費。廣進廣出結果,團團都要在廣州旅遊,很多景點一再重複。

    旅行團不會安排“流花公園”的行程,說也奇怪,那卻是我到廣州必去的地方。她得名來自流花湖,據說原名蘭湖、芝蘭湖,為自然湖,連通珠江,為廣州內港,唐時還建有西侯津亭,明代淤為池塘。1958年廣州市政府為了防洪蓄水,發動大規模民工,挖握了四座人工湖,以附近有清代的流花橋,取名流花湖,當時淤泥堆積成丘,後來美化為公園,取名流花公園。

    五代南漢時在此建一座芳春園,置宮室樓台,植奇芳異卉,疏鑿芝蘭湖,引進城東北甘溪水,有木橋,相傳宮女擲花水面,常飄流橋下,遂以流花名橋。明廣州理税太監,以石易木,建亭橋上,亭上題“民樂”,又名“民樂橋”。清代又重修,以11塊花崗石板砌成,橋側刻以“流花古橋”,據說該石板2013年仍在,這以前我不從未為訪碑而來,此番路過,更沒這個想法。畢竟時空轉移,難發思古之幽情。

    越秀公園也是每到廣州必訪之地,這回兩腿也不由自主地往那裡移動。越秀公園主體是越秀山,又稱粵秀山、越王山,明永樂三年(1405年)都指揮花英在越井崗間建觀音閣,又稱觀音山。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在山上建朝漢台,成為登臨休憩之所。一直成為羊城八景之一,所謂粵台秋月(元)、粵秀松濤(明)、粵秀連峰、鎮海層樓(清)、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越秀新暉(近代)。

    廣州原本就有五羊傳說,所以又稱羊城、穗城、五羊城,在越秀公園西側木殼崗上,就矗立著1959年,尹積昌、陳本宗、孔繁緯等三人,用了130塊花崗石創作的五羊雕像。雖然創作者承認口銜一莖六出榖穗的領頭羊帶有政治目的,但整體造型渾然一體,早已成為廣州市標,甚至還成為第16屆亞運會會徽呢。幾乎每到廣州,都要舊地重遊,內心還忍不住激動。

    就在五羊雕像下方,有個五羊仙庭,1990年左右,又有五羊仙境的大型石雕開始創作了,以“五仙下凡”、“授穗於民”、“勞動豐收”三個主題呈現,後來不知為何改為五羊仙庭。作品生動有力,不失為上乘之作,可以參觀。

    廣州築城很早,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南海郡尉任囂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趙佗建南越國,以為都城。現在越秀山有一段城牆,是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當時在紅砂岩石的城基上,用特別厚大的青灰色城牆磚與灰沙砌築而成的。現在城牆只剩公園內1000多米,而且斷斷續續。從公園西門(原大北門)到鎮海樓為西段,還鎮海樓所在的小盤龍崗是中段,從廣州美術館到東門(原小北門)是東段。我從五羊仙庭上去,參觀古牆西段,沿牆下道路走到鎮海樓,雖然部分牆體遭老榕入侵,垛堞無存,但大致完整,難能可貴。

    鎮海樓位於小蟠龍崗上,也建在明洪武十三年,由當時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提督兩廣軍務蔡經和巡按御史陳儲重建後,繼任张岳改題“鎮海樓”。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鎮海樓雖屢毀屢建,但一直都五層,俗稱“五層樓”,1928年,林雲陔任廣州市政府委員長,重修鎮海樓,將原有木結構換成鋼筋混凝土,磚石砌築的牆壁基本仍屬明代舊物。第一、二層用紅砂岩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青磚牆,外牆逐層收减,似樓似塔,通體赭紅,有風水考量,樓前一對兩米高的紅砂岩石獅,為明代雕刻。由於時間有限,我沒登上鎮海樓,只在“城外”,看他氣勢雄偉的側背,正面每層樓開了兩個砲門,側面一個,簡樸的設計,更顯示他的堅固,據說在鴉片戰爭和民國初年都發揮過防禦作用。

    另外在蟠龍崗頂有“四方砲台遺址”,炮台建於清順治十年(1653年),原名永康炮台、永寧炮台,因呈方形,俗稱四方炮台。長寬約48米,高7米,分外台和子台,設大小炮28門。鴉片戰爭期間,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25日英軍占領砲台作為司令部,5月29日發生三元里抗英事件,農民多次包圍炮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炮台遭到破壞,磚石多被民眾搬走,目前僅存一小段地基。當時天色已暗,只能透過行動電源上的光源,略觀其輪廓。越秀公園東北角還有一座“圓砲台遺址”,位置在古廣州城外,名稱應該相對於四方砲台而取的,好像也只存基址,沒時間找。

    古城將越秀山分為兩半,清以前除了軍事用途外,也當作民眾宗教與休憩之所。除鎮海樓外,還有兩座牌坊,其一是順治元年(1644年)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古之楚庭”石牌坊,楚庭是廣州最早的名字;另一座是道光六年(1826年)建,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的“佛山”石牌坊,是當時觀音閣的一部分。

    民國以後,廣州為南方政府所在之地,山上就近也增添了不少建築。其中紀念性建築最多,像廣州美術館前身為仲元圖書館,1930年為紀念粤軍名將鄧鏗(字仲元)而建的。更著名的是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中山紀念碑,1929年動工前,他也與世長辭了。另外,龍濟光建的粵秀樓,1921年曾充當非常大總統的官邸,現已無存,只剩一座1930年建的“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紀念碑”,背刻《抗逆衛士題名碑記》,記載1922年61名總統府衛士與陳炯明叛軍奮戰兩晝夜經過。

    鎮海樓東側有兩座紀念性的亭子,海員亭及前面的石牌坊是1933年為紀念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員大罷工而建的,而光復紀念亭是中日戰爭勝利後,廣州及香港人民緬懷當年香港同胞慷慨解囊,支持辛亥革命的功績而建。

    還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如越秀山水塔,也稱觀音山水塔,1931年建於原觀音山象崗炮台放午時炮舊址內,現已停水,作為永久性的文化遺產。

    另外還有幾座紀念性的墳墓,都為了城市建設需要,從外地搬移到越秀山。像原在象崗山北麓的“明紹武君臣冢”,為南明紹武帝朱聿鐭和臣下蘇觀生等十五人合葬墓,為“光緒癸未(1883年)孟冬吉旦”,“粵東紳士重修”,1981年再遷葬於公園南秀湖畔。另外,“南明抗清殉節王興將軍暨妻妾之墓”,此墓1952年在海珠區南箕村高陽發現,墓穴內一口大陶甕,上覆墓誌石,未見《番禺縣志》載錄的“皇明虎賁將軍縣伯電輝王公偕同節元配張氏一品夫人暨十五庶夫人之墓”墓碑,1954年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將墓遷於公園。還有1911年12月南北議和的南方政府代表伍廷芳,及其長子曾為外交部長、司法院長的伍朝樞,兩墓原在先烈東路黄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對面,1988年也遷到公園內。

    礙於時間關係,這一館、二碑、二亭、三墓、一水塔、二牌坊,我都無法前往,或許下次再到廣州,就有機會造訪。次早天甫亮,就退房趕赴黃埔軍校,來到舊址紀念館,可惜適逢周一休館,只能隔著圍牆,看“孫中山故居”,所謂“故居”,事實上是一幢二層磚木結構樓房,原為教職員宿舍,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他死後,就改建為總理紀念室,1984年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另外在校園南面八桂山上還有“孫中山紀念碑”,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11月,1930年在碑頂上豎立孫中山銅像,碑身隸書“孫總理紀念碑”,出於胡漢民之手。兩邊交叉而上的階梯及銅像,構成“文”字,頗具匠心。感覺革命了,但造神運動很難停下來,令人百感交集。

    為了趕下午澳門返台的飛機,匆匆參觀了黃埔軍事裝備展覽館,就往回走,途經白兔崗炮台,外牆實在太現代化,就沒進去了。廣州景點看來很多,但只能路過時隨緣看看,專程就不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