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本朩構的“名山第一坊”現在改為中華門。


中華門外的石人翁仲,是東漢安帝時的作品。


遙參亭是古代過往行旅拜謁中嶽神的地方,後面就是中嶽廟的正門──天中閣。


配天作鎮坊,又叫宇宙坊。


崇聖門,因為中嶽為天中大寧崇聖大帝得名,現在為了吸引香火,改為財神殿。


古神庫周圍有宋代鐵人四座,為藝術精品。


東嶽廟旁北魏寇謙之的《中嶽嵩高靈廟碑》為書法珍品,人家看得多仔細。


萬曆三十二年的《五嶽真形圖碑》為道教重要文獻。


峻極門旁邊有神將守護,又叫將軍門。


崧高峻極坊內即大殿,所以又叫迎神門。


峻極殿是中嶽大廟主殿,金庸《笑傲江湖》的崇山派或五嶽劍派盟主爭奪戰,應以此為場景。


中嶽寢殿是嵩山神生活起居的地方,子民的穿著也太隨便了。


御書樓,本名黃籙殿,是藏經的地方。只因人間皇帝在這裡寫字,就改了名。

 

    嵩山,古文無“嵩”,應作“崇”,是國名。相傳禹的父親鯀被封為崇伯,後來崇成為商的重要與國,為文王所滅。不過,這個國名和山名未必有關。

    《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崧”也是“崇”的意思,沒有指稱“嵩山”的跡象,甚至“嶽”也一樣不是。

    至於有人說嵩山夏時稱為“外方山”,是根據《尚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這段文字也被司馬遷放進《史記夏本紀》,裴駰《史記集解》轉引鄭玄“外方在潁川嵩高山”,孔穎達《尚書正義》說得更直接,“嵩高山在穎川嵩高縣,古文以為外方山。”其實外方山現在還叫外方山,在河南嵩縣,不應將它等同於嵩山。何況《禹貢》成於戰國時代,更不應將外方山連結到夏朝。

    嵩山走入人類文明,應該和山嶽崇拜密切相關。周武王克商之後,積極營建洛邑,《逸周書度邑》:“王曰:‘旦,予克致天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天保,就是天都,指洛邑,選擇洛邑的原因,多少基於山嶽崇拜,它依傍於天室山。武王時代的《天亡簋》:“王祀於天室,降天,亡尤。”很明顯的指出武王祭祀天室山,天室山就是太室山,古文“天”、“太”、“山”常混用。

    最早將“崇”當作山名,應該到春秋時代了,《國語.周語上》:“昔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祿信于耹隧。”內史過搿這些故事,主要宣揚敬神親民史觀,不過崇山之名也首見於記載。

    嵩山的地位,最早也無法和其他四嶽並列。《周禮職方氏》“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每州都有鎮山,衡、華、岱、恆俱在,獨缺嵩,嵩山所在的豫州,鎮山是華,可見當時嵩還不如華。前引“崧高維嶽”,毛傳:“嶽,四嶽也。東嶽岱,南嶽衡,西嶽華,北嶽恒。”也獨缺“中嶽嵩”。

    嵩山成為五嶽之一,應該在秦漢時代。五嶽之名,最早出現在《周禮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這些經書,成書早不過戰國,而且“五嶽”也只是概稱,不具體指哪些山嶽。直到“四嶽”的說法出來後,才有人補上“中嶽”,完成“五嶽”之數。

    《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依據這個說法,是可以合理解釋四嶽和九州鎮山俱無嵩山的原因。但“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有這種失序顧慮的,應不只有秦,應還有都鎬的西周,以及都長安的西漢。武王以洛為東都,當時五嶽之說未成形。只有秦漢,才有西嶽在京城之東的困擾,於是尊嵩山為中嶽,方能使華山成為名符其實的西嶽。

    司馬遷並沒認真探討五嶽成形於何時,我個人則傾向成形於漢代,主要證據還是毛亨四嶽說,如果當時五嶽已成形,他就直接注嵩嶽就行,何必排中間取四方呢?

    話雖如此,秦代已將“太室祠”納入祠官奉祀之列,無庸置疑。到了漢代,好大喜功的武帝更加敬奉嵩山,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登太室祭祀,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為崇高邑。到了武則天,為了鞏固神都洛陽的地位,刻意舉行史上絕無僅有的封禪中嶽活動,天冊萬歲二年(696年)從神都出發,到太室山下“封祀壇”祀昊天上帝,登峻極峰頂“登封壇”封玉冊、置石匣,於少室“降禪壇”祀皇地祇,御“朝覲壇”受群臣朝賀。完成登嵩山、封中嶽,禪少室,大功告成,改嵩陽縣為登封縣,陽城縣為告成縣,大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

    秦始皇和漢武帝並沒特別給太室主神尊號,秦稱“太室君”或“太室神君”,漢代則有“中嶽太室崇高神君”之稱(見《太室闕銘》)。魏晉六朝,纖緯道經也有各種稱法,如:中央嵩山君神(《重修緯書集成》卷6《龍魚河圖》,另有中嶽嵩高山將軍)、中嶽大帝(《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五嶽名號》、《神異經》)、中嶽嵩山君(《無上秘要》)、中嶽嵩高君(《雲笈七籤》卷7)

    武則天始封嵩山神,先封天中王,後封神嶽天中皇帝。玄宗即位,加封四嶽王號,但未改變中嶽之帝號。到了宋代,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先封崇聖中天王,後加封中嶽中天崇聖帝。忽必烈入主中原,也加崇禮,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封為中嶽中天大寧崇聖帝,惟明太祖求簡,稱之為嵩山之神。

    至於祭祀場所,秦漢稱“太室祠”或“太室神祠”,北魏以後多稱“嵩嶽廟”或“中嶽廟”,現仍沿用。秦漢時的太室祠,應在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增建的太室闕中軸線上,也是就黃蓋峰前,北魏文成帝太安中(455年-459年)移至神蓋山,唐明皇開元間(713年-741年)又遷回原址,如今背倚黃蓋,面對玉案。

    中嶽廟的建築,後來經過多次擴建,宋太祖乾德二年(960年)增修行廊百餘間,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崇聖殿及牌樓800餘間,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有大規模的重建,金宣宗正大五年(1228年)又作修葺,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又予重修,不過,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燬於大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現在的建築主要是乾隆年間依北京故宮形制架構,為部分後來增建,但規模已較金元時為小。

    中軸線往外延伸有東漢時的太室闕,主體建築从中華門起,經遥參亭、天中阁、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崧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到御書樓,共十一進,長里餘,面積10餘萬百方米。

    中華門原為木建牌樓,名“名山第一坊”,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為磚瓦廡殿式牌坊。天中閣原名黃中樓,明嘉靖時改今名。配天作鎮坊原名宇宙坊,峻極門又名將軍門,崧高峻極坊又名迎神門,中嶽大廟就是正殿──峻極殿,御書樓原名黃籙殿,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遊歷中嶽,在此題碑書銘後改今名。

    不在中軸線上的建築,也有不少,如崇聖門裡兩側有古神庫,峻極門裡兩側是四嶽殿,順時鐘方向依次是東嶽殿、南嶽殿、西嶽殿、北嶽殿。另外,廟中文物很多,比較重要的有中華門外兩尊漢代“翁仲”,和太室闕是同時期的作品;還有古神庫旁邊的四座守庫鐵人,鑄於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另外就是在峻極門前東側,有嵩山著名道士寇謙之所書,刻於北魏太安二年的《中嶽嵩高靈廟碑》;另門外台階下還有一方刻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的《五嶽真形圖碑》。

    這次中嶽廟算是重遊,只有峻極殿印象最深。不是因為雕工精美,文物珍貴,只因金庸在《笑傲江湖》裡搞一個野心勃勃的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想要一統五嶽劍派,於是約集了五嶽派共幾千人,到峻極禪院議事。對峻極禪院,金庸這樣介紹:“嵩山絕頂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由於地小,左冷禪提議:“由此更上二百步,是古時帝皇封禪嵩山的封禪台,地勢寬闊。”後來就改到封禪台去。

    這裡金庸小說出現了一些失誤。因為走遍嵩山,就沒有一間峻極禪院,歷史文獻也找不到這個寺廟。只有“峻極宮”在玉柱峰下,為高台兩進院落,房舍也只有五間,供無極老母。廟小地窄,無掌門之氣派,且難容幾千英雄。再者,金庸應翻一下《唐書禮儀志》,就可知武則天建的是“登封壇”,不是“封禪台”,“登封壇,圓徑五丈,高九尺,四出陛”,也容不下多少人。而且,峻極宮離登封壇還有兩個多鐘頭的行程,決不是“由此更上二百步”那麼近。

    這些顯然都是金庸沒實際來嵩山踩踏,閉門造車之過。要是他再想修訂,應該將場景改到中嶽廟的峻極殿,殿前足以容納幾千英雄豪傑,還有寬闊的平台,供五派高手比武過招,合適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