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鋼筋水泥建築的沖天式牌坊,相當特別。


神道兩側相對而立石像生是不可少的。


武官作北洋軍人的裝束,順應時代潮流。


文官天平冠禮服,應是他推行的祭祀冠服。


碑亭內依舊贔屓馱碑,徐世昌手書: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


景仁堂是主要祭祀場所。


墓丘宏偉,有大總統氣象。

 

    袁林不在計畫之內,殷墟行程結束太早,20:15才搭高鐵,中間的時間只能在安陽消磨。

    從小接受國民黨版歷史洗腦,袁世凱就是大奸大惡,沒理由多花時間到他墳前看什麼。

    他官宦出身,投身淮軍將領吳長慶幕府,隨吳入朝鮮,平定壬午兵變,親手逮捕大院君,後來就以通商大臣身份留駐朝鮮,甲申政變,袁世凱率兵進入王宮趕走盤踞的日軍,授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權代表。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決定編練一支現代化的陸軍,這個任務最後還是交給袁世凱,這支軍隊原稱定武軍,正式名稱為新建陸軍,簡稱新軍,俗稱北洋新軍、北洋軍。袁世凱就憑著這支部隊,成為方面大員,進入中樞,逼退清室,成為大總統,甚至改制稱帝。

    洪憲改制,讓他身敗名裂,臭名千古。但時勢造英雄,這位袁大總統也有很多功績是不容磨滅的。像他是中國近代陸軍之父,是中國警政、中國司法現代化的奠基人,他在中華民國的成立起關鍵作用,他是清朝第二任內閣總理大臣,也是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和第一位中華民國大總統。

    時勢造就了他,但他沒有新思想,也很難有所作為。小站練兵不是只管船堅砲利,而是一整套近代陸軍的招募制度、組織編制制度、軍官任用和培養制度、訓練和教育制度、糧餉制度的制定。對於新政,他是積極的,政治方面,他主導官制改革,成立中國最早的地方議會──天津議會,下令直隸各州試驗地方選舉、地方自治和司法獨立;教育方面,奏設山東大學堂,參與北洋大學的建設,創辦北洋軍醫學堂,著名的保定軍官學校也是他一路扶植下成立;警政方面,成立中國第一個警察單位─保定警務局,進而成立天津巡警總局;城市建設方面,倡設北洋新區,是中國最先採用西方現代都市計畫理念而建者。

    主政其間,也有不少建樹。他恢復傳統文化,頒布《尊崇倫常文》、《尊崇孔聖文》,制定祭祀冠服,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他推動實業經濟,鼓勵民族資本工業設廠,並籌資興辦中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其它創設農業基金、整頓稅收、疏通金融、改革幣制、開通商埠等,對國家經濟發展都作出貢獻。

    有些惡評,存在角度問題。戊戌變法不是他告密而事發,而是事發他稟明以自保。逼宮和就任大總統也不能完全歸咎他利慾薰心,畢竟當時局勢,也只能如此。 我無意翻案,理想政治就是權位愈高,責任愈重,政通人和是他的義務,毋須邀什麼功。何況暗殺宋教仁和皇帝夢,他也真難辭其咎,理應遺臭萬年。

    只是後來的政權,刻意把他鬥爛、鬥臭,以神化自己的歷史,以說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這也就罷了,他也只殺了宋教仁,沒向自己人民開槍。他也只將大總統改名皇帝,難不成將大總統改為主席、委員長或總統,就可以漂白了嗎?

    袁世凱宣布改制,但未正式登基,年號僅內部流傳,對外仍稱民國,至死都未退位。自知羞愧,遺囑“勿付國葬,由袁家自行料理”。不過北洋政府仍根據“葬吾洹上”之願,撥款修墓。其子克定擬命名“袁陵”,當時大總統徐世昌表示:“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於是改名“袁林”。

    袁林有神道、拱橋、牌坊、石像生、碑亭、三進門、景仁堂、石五供和塋丘等,有明清帝王的規格,卻又降一級,少一等,事實上就不是“陵”。中國最後一座“陵”,是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和“非常”大總統孫文的“中山陵”,修建於15年後。兩者規模差很多,成王敗寇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