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蘭嶼舊稱紅頭嶼,牡丹社事件後,為了撫蕃,才在1877年將它納入大清帝國的版圖,不久,也隨著台灣歸日本統治。
 

    由於蘭嶼在日治以前,甚少接受“王化”,是民族研究的活標本,所以日本人也沒讓它跟上現代化的腳步。
 

    文化保留,並不意味政治、科技完全不介入,日本人在這裡駐警、辦學、設廠,同時,由於它位處台灣的東南海上,是夏季颱的前沿,所以也在1940年成立了紅頭嶼測候所,派川賴二郎、田邊三郎及書記津崎等三人,由新港搭前來設站,當時預定設在北方岬角燈塔附近,才改在中部山頭的現址。

    在物質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兩年後(1942)開始運作,但衛生條件更差,技手大成正文、田村正義先後於1944、1945年染恙去逝。二戰期間,這裡又遭盟軍轟炸,幾成廢墟。可說是多災多難。
 

    戰爭結束,國民黨政府接收了蘭嶼,經過了半個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增加了不少設備,但主要建築,仍依日治的規模整修,看起來還很現代化。只有一間塌了的房子,還透露幾許滄桑。

    測候站位處蘭嶼中橫公路的最高點,視野佳,風景宜人,有車子代步,不難到達,將來應該是蘭嶼觀光重要的點,只是觀賞之餘,是否還有人追念前賢經營的苦辛呢?令人懷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魚 的頭像
    二魚

    二魚訪古錄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