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同事間,有公事都是電子信聯絡,急事就用電話。學科能力測驗和各種入學考試的監考,對職員來說是外快,對老師來說卻是噩夢,儘管一再反映,希望比照其它學校,由研究生擔任,不過校方固執依舊,每次考季一到,只好含恨上場。不過,在發完卷短暫的預備時間裡,卻是教員和職員間少有的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看過她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美豔,頎長,白皙。她們單位技術要求高,學生也常在技術上給她們壓力。幸好她平時不苟言笑,也省去被人見縫插針的機會,這是我對她的初步印象。

    “家在哪?”也算搭訕吧?這是第二次跟她“同場”監考,第一次,感覺她相當憤世嫉俗。那時最照顧她的他剛離開,回台北,在某中央單位擔任十二職等的高官(事務官最高十四職等),也有人說他回到妻兒的懷抱。

    他是陳校長主政時期,刻意從中央借調過來的專業人才。一個長年搞教育行政的政務官,乍到行政系統鬆散的學校,很多地方都看不慣,有類似經驗的我,很了解校長推動革新的急切心理,更了解推動革新拔擢人才的重要性。

    陳校長很創意的在校務會議之外,搞一個權力更大的參議會。但不久,教師法通過,依法各校要成立教師評審委員會及申訴評議委員會,原本這兩個獨立行使職權的教師組織,就和參議會某些權力相涵蓋,於是硬把它們塞進參議會,成為分組性質的委員會,這樣看似疊合,卻又矛盾的現象,就這樣存在了。不幸的是,本人經票選擔任第一任的申訴會召集人。當時,只有我的職級是簡任,又受制於分組委員會人數,可說是“人微言輕”。從創制、創法,到受理、審查、評議不適任教師的申訴案,簡直是用蒼蠅拍打老虎。而他,就是我們七人小組的成員,有過革命般的情感,感覺他也是老於法令的人。卸下申訴會後,他就調派主管她的單位了。



    “我家在中美路。”中美路?不就是花蓮台肥招待所那條路嗎?

    “我就是台肥員工眷屬。”她完成學業,就單槍匹馬的來到西部尋找出路,姣好的外表,雖然冷若冰霜,但也很快的結婚,生了一個孩子。另一半據說是本校研究生,但由於家暴,只維持一年多,就勞燕分飛了。遇上了他,外頭的風言風語就多了,八卦消息,無中生有,也難盡述。但在他任內,她調主管,妹妹進來當助理,也是事實。可以想見,當時人事方面的紛紛擾擾。當然,在他離開之後,一切又回到原點。少了風風雨雨,多了落落寞寞。這年頭,人跟人之間的關心,有時就像暴雨驟至,有時就如河涸海乾。這些年,她也悄悄的完成學業,取得更高的學位。譚老師的兒子結婚,設宴台北,以舊鄰名義邀她,他陪她來,席未開,他就走了。由於她和別人都不熟,就來我們這桌,席間得悉她假日也常來台北授課。看來她相當珍惜這樣的幸福,幸福本來就奢侈也方便,端看自己怎樣揮灑。

    花蓮美崙地區在日治時期被規畫為公教區,官舍和宿舍都集中在這裡,台肥招待所從外觀看,原本也應是高級官舍。



    “裡頭很大,我們小時候都在那裡玩。下次去,先跟我說,管理人員是我的親戚。”親戚?上回去時,猛犬就把她親戚吠了出來,我表明參觀的請求,她親戚似熱心又無奈的表情,還好心教我去找董事長核准。

    我想,下次想參觀花蓮台肥招待所,也不用那麼麻煩,聽說已經營成民宿,有錢還能住上一晚。只是,這些古蹟也好,歷史建築也好,它畢竟都走過了人們關心它的年代,而且走過落落寞寞的歲月。然後,它們被後人發掘了價值,接著就換上了另一種繁華,不然就持續的落寞下去。其實,繁華在人,落寞也在人。前回來感覺落寞,下回來也許繁華。而人呢?幾時繁華,幾時落寞?只能自己感受吧!至於眼前這個招待所,這位從小在這裡長大的同事,她感受到它的繁華,還是落寞呢?那就不是我該知道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