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開平三天,我到赤崁鎮三次,一天一次。不是我特愛赤崁,而是赤崁位在開平旅遊的交通要衝上。

    立園、自力新村在它北邊,錦江里馬降龍在它西南,南樓在它東邊,有很多背包客都選在赤崁的青年旅舍住宿,就取其方便。至於一些風味小吃,豆腐角、鯽魚粥、煲仔飯等,在鎮上都有。事先沒做功課,住在開平市區,早晚都以麥當勞、肯德基,還有一些連鎖飯店填肚子,實在可惜。

中華西路騎樓
中華西路騎樓  
堤西路騎樓
堤西路騎樓  DSC09821  堤西路騎樓
河南路騎樓
河南路騎樓   
   

    赤崁,或稱赤磡,原本世居著關姓和司徒姓兩大家族,隨著家族人口不斷增加,很自然的就有了早期民生日用交易的市集。

    由於赤崁位在潭江上游的支流上,上接陽江、恩平,下通江門、廣州,水陸交通便利,當地也開始有了對外貿易,貨物也逐漸往河岸集中,形成了更大的街市。

    根據《開平縣志》,康熙元年(1662年)就已從市發展為墟,並在此設置驛所,稱赤崁墟。道光三年(1823年)發展成更大的埠,稱赤崁埠墟。

    在赤崁,農曆每月每月三、八日是墟期,附近民眾都來趕集,原本作為村落交通的橫水渡根本應付不了需求。於是開設了墟渡,作為對外貿易的窗口,當時就有船定期開往江門、東莞和佛山。

    廣州自古以來就是海外貿易中心,也帶動了周邊城鎮的發展。乾隆年間,一度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通商港口,鴉片戰爭後,香港割給英國,闢為自由港,加快了鄰近地區貿易進一步發展,相信當時赤崁的船,還可以通往廣州、港澳各地。

    港埠交流的不只是貨物,一些思想、文化的因子,也隨著船舶帶進了赤崁鎮。

    咸豐、同治年間,珠江三角洲爆發激烈的土客械鬥,人口大量外移,很多去了海外,由華工變成華僑,清末民初,龐大的僑匯流入僑鄉,西潮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基於貨物集散、囤積、加工等需要,巨商司徒懿鳳、關崇耀創辦赤墈商會,在塘底街建會所,當地商業貿易走向組織化、現代化。

    1920年華僑陳宜禧所創辦與集資的新寧鐵路完工,串連了各地的市集貿易。赤崁鎮更趨向加工販轉的商業貿易型態。

    在以前,“鎮內的店鋪住宅均為磚木結構,呈長筒型”,前舖後倉,瓦頂、木閣樓作宅,“無騎樓”,“街巷狹窄,主街僅一米,兩人戴竹帽相向而行,尚須閃讓,小巷僅能容一人通行”(司徒羽等《開平縣赤崁鎮誌》)。

    民國元年(1912年)廣東省城市改造運動,省警察廳訂定《現行取締章程及施行細則》,對騎樓建築構造作出限制。民國九年(1920年)省建設廳頒《開闢各縣市馬路方法及進行步驟》,對城市道路作出規定。

    赤崁的市容改造,一直都配合廣州的腳步。民國十五年(1926年)初步完成鎮內東西向主要商業街道和堤岸道路。民國十九年(1926年)拆除原本聯繫南北的水巷,同時由關氏、司徒氏兩大宗族掌握鎮內土地的開發與規劃,吸引大量的僑眷建設樓房住宅、店鋪。同時以塘底街為界,分上、下兩埠,上埠多司徒,下埠多姓關,相互競爭,帶動地方繁榮。赤崁的騎樓建築,就是這時的產物。著名的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族圖書館相繼於1923年和1929年建成,兩座西式大鐘樓成為新地標。


關族圖書館
關族圖書館
景輝樓天井
 景輝樓天井  

    受到抗日戰爭波及,商舖十毀八九,民生凋敝。戰後榮景再現,有规模的茶樓酒館就有大新、華新、開平、華南、巴黎等17家。真正的衰落從國共戰爭開始,物價飆漲,商號紛紛歇業倒閉,解放後,反資反商,更難恢復繁盛。改革開放期,雖說持有地契或產權所有者可依法認領,但商機不再,多無心重建。

    一些古老的建築,還能吸引影視工作者拍攝民初或抗戰的故事片,然而,由於拍片需要,一些商號招牌任意塗抹修改,也很難重現當年繁華景象,只留下騎樓式建築的標本,供學術研究參考。

    近年來,觀光旅遊帶來一些人潮,面對著曾經市囂塵上的街市,淒涼感不免油然而生,不忍久留。

中華東路騎樓
中華東路騎樓  中華東路騎樓
關氏大宗祠
關氏大宗祠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