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員林鐵路榖倉建於1976年,才27年,就在2003年列為歷史建築,是相當年輕的文化資產。

    員林鎮是南彰化重要鄉鎮,一直接近升格為市的標準,卻總差那麼一點點。

    員林鎮的範圍,和日治時期的員林街差不多,大正九年(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後,員林街轄員林、三條圳、三塊厝、東山、南平、柴頭井、番子崙、湖水坑、萬年、大饒、田中央、東瓦磘厝等12個大字,在這之前,員林街和田中央庄、東瓦磘厝屬武西堡,三條圳、三塊厝、東山、南平等庄屬燕霧下堡,柴頭井、番子崙、湖水坑、萬年、大饒等庄屬武東堡。

由於員林鐵路高架工程,榖倉左側道路今鋪上鐵軌,以為鐵路引道。


    日治初期的地方基層組織是承襲清領時期的保甲制度,行政區劃亦同。武東、武西、燕霧下都是在清領時期就有的名稱,更早名稱是大武郡保和燕霧保,這兩個保在雍正二年(1724年)彰化設治時就已存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武郡保分東、西兩部分,省稱為武東、武西兩保。乾隆間,燕霧保也分上、下保。

    大武郡保得名自大武郡社,大武郡社係Arikun平埔族人的聚落。1941年11月20日,荷蘭第六任長官Paulus Traudenius親率400名戰士,從笨港登陸,討伐大波羅、貓兒干、華武瓏各社,二林等社請降,大武郡社(Tavokol)縱非攻擊目標,但也開始向荷蘭人納餉。後來政權幾經更替,他們也宿命的向新政權納餉。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大武郡社已在南北交通要道上了。所以,4月10日郁永河越過東螺溪,得以在大武郡社過夜,“是日所見番人,文身者愈多,耳輪漸大如椀,獨於髮加束,或為三叉,或為雙角,又以雞尾三羽為一翿,插髻上,迎風招颭,以為觀美,又有三少婦共舂,中一婦頗有姿,然裸體對客,而意色泰然。”穿著打扮和漢人大不相同,一路上也沒經過漢人聚落。

鐵路榖倉登錄為歷史建築,曾振奮了地方文史工作圈。


    這是南彰地區,東螺溪為濁水溪之主幹,西螺溪為支流,經常大水為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泉州人施世榜開鑿的施厝圳,以及康熙六十年(1721年)潮州府饒平縣人黃仕卿開鑿的十五庄圳,二圳合稱八堡圳,開始改變了彰化平原的經濟的人文型態。而大武郡社仍過著捕鹿易銀完餉的生活。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記載了他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巡察臺灣御史遊經大武郡社,採集到的〈大武郡社捕鹿歌〉:“今日歡會飲酒,明日及早捕鹿,回到社中,人人都要得鹿,將鹿易銀完餉,餉完再來會飲。”

    很快的,鹿場草地被漢人墾為良田,社人面臨無鹿可捕,無銀完餉的窘境,只好招佃擴大開墾。乾隆三年(1738年)又允許漢人贌買番地報陞,使得大片社地流失,成為漢人土地,並形成漢人聚落。

    台灣府志蔣毓英康熙廿四年(1685年)成書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高拱乾《台灣府志》裡,可以看到彰化平原有許多平埔族聚落,如二林社、大突社、馬芝遴社、阿束社、東螺社、大武郡社、半線大肚社,可是漢人聚落只有半線庄,這個庄可能是明鄭時劉國軒為討伐沙轆社平埔族,在半線駐兵、屯墾而形成的。同時為了郵傳,在大武郡設有鋪遞。成書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記載大致相同。

員林沒有後車站,但有明治製糖會社五分車站。


    康熙末開始,彰化平原開始熱鬧起來,員林地區漢人聚落開始形成了。我們對比地志和古輿圖,大致可以看出最早形成的聚落,大概就是員林仔庄、東山庄、火燒庄和柴頭井庄,而且在乾隆初員林仔就已成街。

    成書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周鍾瑄《諸羅縣志》裡,在彰化平原的漢人聚落也還只有半線庄,但也已形成半線街,同時大武郡鋪置鋪兵3名,此外,也出現了駐防部隊,像大武郡塘有目兵五名,燕霧塘有目兵五名,歸北路營半線隨防把總管轄。

    成書於乾隆七年(1742年)的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裡,燕霧保管下7庄出現員林仔庄,大武郡保管下15庄出現火燒庄和柴頭井庄,前面〈彰化縣圖〉還出現東山庄,在彰化平原也同時出現了半線街、鹿仔港街、員林仔街、東螺街。

    成書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范咸《重修台灣府志》記載大致相同。只是將東螺社、眉里社、大武郡社、半線社列為平埔熟番,將二林社、大突社、馬芝遴社、阿束社列為邊海熟番。

    在乾隆中葉,員林地區又多了三塊厝、半路厝等聚落。

地方對明治製糖會社五分車站似無活化的意圖。


    成書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裡,燕霧保界內有“東山庄”,在彰化平原上又多了“枋橋頭街”在大武郡保,“員林子街”依舊在燕霧保員林子庄。同時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燕霧汛,置把總1員,班兵50名,歸北路協中營管轄。大約在同時繪製的《乾隆台灣輿圖》除上述聚落外,還出現三塊厝、火燒厝、半路厝等地名,火燒厝應即火燒庄。

    員林開庄的時間,日本人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定為雍正八年(1730年),但不知根據什麼資料說的,但從員林一些傳統寺廟的說法,顯然還要更早,但也一樣沒有具說服力的證據。

員林仔傳奇

    員林仔之名,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當初墾民從四方啟林闢地,留下圓形林地,個人以為拓墾殘留缺乏證據,圓樹林也可能是自然形成,位於交通要道,久而形成聚落,很快成為供給墾民生活日用的集市,形成街庄。由於商業兼併的特性,我們很難推測當年有哪幾姓的人氏來此開庄成街,但主要居民分別來自廣東和福建,所以當時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興建的第一座廟宇,就取名“廣福宫”,這間廟建在許學乾所獻的土地上,分別供奉福建湄洲迎來的媽祖與廣東潮州迎來的三山國王,雍正四年(1726年)落成。廟裡還保存有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年)秋月立的 “敕封明貺三山國王”神位,下款“海陽縣劉壟弟子佳高敬奉”。該廟在嘉慶八年(1803年)因地震倒塌,重建時,因福建人和廣東人的語言和生活習俗有所差異,福建人另在街北建“福寧廟”,後改為“福寧宮”,分到二媽奉供,後又遷到現址,俗稱“媽祖宮”;而廣福宮原址改為 “廣寧廟”,後改稱“廣寧宮”,分到大媽與三山國王供奉,俗稱“王爺宮”,周璽《彰化縣誌》就用這個名稱收錄。以上說法是根據《廣寧宮志》的說法,福寧宮並不承認是從廣寧宮分過來的,他們認為廟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建的,原址在今黃金帝國附近。

鎮公所將明治製糖會社五分車道改為自行車觀光步道。


    周璽《彰化縣志》還收錄:“大眾廟,即厲壇也。在員林街東畔,里民公建。”關於此廟的建立,同書也記載:“張顯謨,字卓徽,粵之饒平人。壯歲偕兄渡臺服賈得貲,即為父償債。其怡怡有足多者。嘗寓員林,購街後曠地為義塚,並倡建大眾廟,里人頌之。”內有“萬善同歸” 碑,上題乾隆丙戌,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今人俗稱“大眾爺廟”。

    大眾廟應該是員林街向外發展,與死人爭地,才有的公共空間。從“街後曠地”的描述看來,以廣寧宮為中心的街市,應是最早的員林仔街。

    另外,還有一座聲稱建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土地公廟,自謂“開基祖廟”,日治時期改稱“錫慶祠”。如果按照客家人說法,應該是伯公,但現在卻稱“福德正神”,要不是居民主動將伯公“升格”,那麼就是這一帶在某個時期成為福佬客區或福佬人區。開基有時就是開庄之同義詞,有人就跟據這些線索,認為和平街是最早的林仔街,還有人和平街稍早古木參天為之佐證。個人認為“林仔街”的存在缺乏證據,“ 鍚慶祠”或許是開庄土地公,但也有可是庄外土地公,和平街上現代公共空間太多了,如中山堂、糧食局、電信局、員林客運、員林寺等,不可能是最早的員林街。何況有人說現在郵局到錫慶祠之間的路段,清領時期叫“新街仔”,表示那是後來發展出來的市街。

明治製糖會社五分車道跨在柳溝上的橋樑。


    此外,還有創建於嘉慶十二年(1807年)的“文昌祠”,道光三、四年間(1823-1824)恩貢曾拔萃捐建“文昌帝君祠”,設“興賢社”作為社學之所,道光末,饒平秀才邱海在祠內設私塾授徒,命名為“興賢書院”,光緒七年(1881年)秀才邱萃英等人見書院頹廢,募金改建,當時從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下堡的地方士紳募得2萬元,其中1萬元建校舍,另1萬元置學田9甲2分4厘為基本財產,每年收學租118石5斗,充作教育費用。由於今興賢書院所在的員林公園,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日本人強制借用興賢書院產2甲地而建成的,可見這以前都是學田,沒有聚落。

    很多跡象顯示,早期員林街的發展,客家族群顯然佔了極大的優勢。即使福建人,漳州府的詔安和平河等客家原鄉也佔了大多數。甚至廣寧宮供奉的也是泉州人的神明,若不是經由貿易從鹿港分過來的香火,那就是在閩粵分類時,漳州人向福建認同。有證據顯示,清代漳州客家原鄉已有福佬話的現象。這樣,員林仔開庄之時,名庄以客語的可能高於福佬。客家人唸“員林仔”為ien-lim-e,以前這樣,現在也這樣,所以桃園縣大溪鎮的“員樹林”唸作ien-su-lim。但福佬人就不是這樣了,“員林仔”應唸înn-nâ-á,宜蘭縣的“員山”唸作Înn-suann。可是現在我們採集到的,卻是Uân-lîm-á。有人說,早期都唸înn-nâ-á,受國語影響才變成現在這樣,事實不然,因為uân-lîm是所謂“讀冊音”(thak-tsheh-im),作為樸素的地名,一般都是白讀,也就是înn-nâ,也只有白讀才可以加仔-á,福佬人會稱員林為uân-lîm,應該從“員林仔”書面化的時候,就以“讀冊音”來雅讀,相沿至今。再進一步說,我們饒平人的ien,前面還有一個半脣濁音,讀作vien,這個福佬人不會唸,讀作相近的uân,似乎也是合理的推論。至姚塋採集到了“下林仔”,是以福佬話來描寫客家話產生的音訛,客語“員”ien的主要元音就是福佬話的“下”e,難免誤記。這樣,可以證明員林地名的來由是圓樹林,而不是圓樓子之類的推測,更不能從“下林仔”胡亂猜。日本人稱“員林”為インリン (Inrin),用的是日語漢字音讀,這樣都沒改變uân-lîm的讀法,怎會戰後才改變讀法呢?

    東山庄的開墾未必比員仔林晚,甚至更早。康熙中葉來自漳州平和縣安厚村梧坑的師貴派下第七世曹應錄妻何慈發(1665-1755)率朝鎮、朝騫、朝前、朝宰四子入墾東山庄,主要開拓空間在今中東里和東北里一帶,四房朝宰派下曹廷聰在中東里大厝底興建修德堂,為最早的祖祠;其弟曹廷明三子曹文逞也在中東里興建榮德堂。咸豐年間,三房朝前派下廷鳳支派在中東里門樓內興建金鳳堂,在東北里建譙國堂。

還有一大段明治製糖會社五分車道沒有整理,可能它跨越了埔心和溪湖等鄉鎮,基層政府對文物保持看法不一。


    乾隆年間,梧坑曹氏族人來的更多,師貴派下二世庭顯房第十世曹文益,來台定居東北里,建有“永利堂”;曹應錄之兄應愈房第十一世曹士交,來台定居南東里。

    在今東北里有南邊田頭,居民多賴姓,來台祖為漳州府平和縣十三世賴振宗,康熙年間從鹿港上岸後,逕往田洋,至賴文明再搬港墘厝,其子賴江再遷今大村黃厝村南,接賴文明來往,妻邱溫惠即死於此。

    東山庄的信仰中心是鎮福宮,應該是開庄土地公廟,在今東北里。漳州府平和縣龍頭社的林氏十二世林順德在乾隆中葉來臺,就定居廟後。至十六世林闇,從廟仔後移居到今東南里圳岸腳,當時護行來台的天上聖母神像,也從開基順德堂遷移過去,供奉於圳岸腳順德堂大廳,後來成為圳安宮,祠堂在廟後。

百果山公園為員林神社所在。


    在圳岸腳有座鎮安宮,廟內奉祀鎮興庄林東山和義民諸神香位,據牌位記載,林東山是鎮興庄人,曾在東山私塾教學,為開庄事業有功人員。目前在公墓裡還可以找到林東山墓,墓碑上刻“乾隆十年乙丑歲(1745年)季冬月吉旦”。原廟在東北里,昭和八年(1933年)遷到即現址,或許和圳岸腳林家先人有關吧。

    同在南東里的林厝,住民也姓林,但不同支,開台祖是漳州府詔安縣人林善,乾隆初入墾員林,林世彰派下第十六世林孚遠在道光四年(1824年) 登選魁,目前分五大房。

    今南東里較早的墾民,應該是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江寨的十七世祖的江日升,又名江暹或江昇。乾隆初渡海後,又返鄉奉父親十六世江純直(潛)、叔父江純朴(雄)來台,定居東山庄。江純直四子,長子江振宗無傳,二子江炎回長山,三子江日升也無子,以胞弟之二子廣辰繼嗣,四子江餘慶,生六子,二房最旺,其餘皆不多,以大房、五房最少。江純直的種德堂和江純朴和永德堂相緊鄰,為今江厝的主體。

員林神社附近的員林水道是水源地,這是水道的日式宿舍。


    同里的黃厝,是血緣聚落,是乾隆末漳州府平和縣十二世祖黃敦直福仁妻吳迅偕子黃質朴來臺入墾而形成的。

    在東山庄和三塊厝庄交界的鎮興廟,主祀輔順將軍,又稱馬舍公、馬王,為開漳聖王之四大將軍之一。廟宇左側立有光緒十年(1884年)所刻的《鎮興廟祀田碑》,為三塊厝莊江得意向業主許綿發,佃戶東山庄的曹天火、曹士鉗偕姪江水、姪女袍治等承買土地,捨為香祀的記錄。相對於鎮福宮、圳安宮和相傳建於乾隆初的石佛公廟,該廟年代較淺,但位居交通要津,成為當地新的信仰中心。

    柴頭井庄也是員林地區早期漢人聚落,周璽《彰化縣志》:“柴頭井在縣治南二十四里。泉清而潔,可造紅酒,近庄酒窯十餘,皆資此泉製造。”以為酒窯用水應是道光年間的事,在這之前,早有居民取以為生活、灌溉。不過當時的柴頭井,應包括後來的林厝、出水坑、湖水坑等地。

東山鎮興廟幾經翻修,廟旁有園林之勝。


    早在康熙末就有詹志道、詹義友入墾。他們是詹學傳派下伯善長房宗宏支派第十四世孫,該族第六世肇熙遷居饒平縣弦歌都瓜園社西瓜園鄉(今饒洋鎮瓜園寨村),為客家人,目前林厝還有三十幾戶,祖祠在山腳路一段的河間堂。

    福建人劉敦素在雍正年間來臺,居柴頭井,道光二十一年(1841)發生瘟疫,第十七世子孫遷往林厝。當時溪湖荷婆崙霖肇宮三山國王遶街,神劍插劍取水,救濟庄民,庄民遂奉王爺神將為庄內神,稱將爺廟,即今明聖宮。

    張姓在柴頭井也很多,饒平縣元歌都瓜園社保溪坑邊村的坑邊二房第十二世張宗簡與張宗奠來台居柴頭井,饒平縣元歌都馬崗榙風度堂派下八世張文惠來台居出水里,第十世張誌心來台居湖水里。

員林公園為日治以來休憩活動中心。


    火燒庄也是員林早期漢人聚落之一。它的名稱有很多說法,周璽《彰化縣志》:“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夏四月,閩粵奸民分類械鬥。先是東螺保睦宜庄賊匪李通等,因竊黃文潤豬隻起釁,互相鬥狠。自是各處匪徒,趁機散布謠言謂是閩粵分類,庄民聞風蠢動,各處搬徙,罪徒乘勢紿黨劫掠,集眾焚殺。員林一帶粵人,紛紛搬入大埔心庄及關帝廳等處,堅守抵禦。而小庄居屋被焚過半。”其實,火燒庄之名,早在乾隆中葉即有之,即使說成林爽文縱火燒庄,都還嫌晚。張瑞和《永靖的拓墾與鄉名沿革》採集到永靖竹仔腳的“邱呂冤”和員林火燒庄的“陳張屈 ”等故事,後一故事是說陳姓佃戶和張姓業主有衝突,業主燒佃戶佃耕之田,或許也是得名的原因。原義或許是:發生火燒事件的庄,不一定要燒房子,燒村子才行。

    火燒庄是聚落,以它為核心,向外發展,形成今大饒里較大的區域。

    最早居民應該是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瓜園社保溪坑邊村的坑邊大房第十世張子華(剛直)、張應和、張文敞叔姪、第十一世張友經等,康熙末一同拓墾火燒庄。張子華返回原郷,乾隆時嫡孫張希遠、張希強又回大饒開墾。坑邊大房另有十四世張克寧鵬程(1778-1797),在嘉慶二年(1797 年)來台,先居火燒庄,後移居員林北門街。

東山曹氏修德堂遭回祿之災,殘破失修。


    坑邊二房也有族人來火燒庄,第十二世張宗維就住在大饒,此外饒平縣元歌都蓮塘社葵坑鄉烏石樓的葵坑張氏第十三世張利爐入墾大明里,建有追遠堂。

    今大饒里幾乎是張姓的天下,門樓底、公館底、埤仔頭都姓張,還有張氏家廟有義堂在那裡。

    相對於火燒庄,半路厝稍晚發展出來的聚落,大體就是今大明里的範圍。

員林地藏庵、大眾廟、城隍廟三位一體。


    半路厝以劉姓為主。來台祖是漳州南靖縣枋頭鄉書洋社十一世的劉一選,他們先居田中劉厝,後遷半路厝,也又有人說從武東堡湳雅庄遷來。據第十八世孫劉冰校表示,四代前祖先才搬來,有三兄弟,大房在今員集路1段72巷的芳文堂,二房相鄰不遠,三芳為芳山堂。社頭鄉的劉峰松認為他們原為客家人,今已福佬化。子孫散居石笱埤庄、圳仔尾等處。

    三塊厝在東山與柴頭井之間,開發較晚,包括今大峰里、鎮興庄和浮圳里等區域。

    漳州平和大溪榕林的十三世祖江東興妻劉氏烈勤(1670-1754),在乾隆九年(1744年)率同江講厚樸、江曉質直、江札、江調樸直、江親五子及江潛、江雄、江玉山等三孫拓墾三塊厝庄。起初傭雇於黃秋堂,後有田產,住牛埔頭,後大水將祖厝沖毀,兄弟分居各地。大房住浮圳庄學仔邸,四房住同里圳仔東、圳仔西,二房住鎮興里江厝,建長庚堂。由於劉烈勤葬於薑母山,地方稱為“薑母山江”。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有江篤厚自嘉義水上鄉入墾三塊厝。另有江啟隆遷來,居於浮圳庄的奄頭,今祖廟兩落,前落廳濟陽堂,後落慈奄堂。

三廟一體透露出都市發展的蛛絲馬跡。


    汀州府永定縣金豐鄉里大溪村的江詒謀,稍後來台,先在大村貢旗教書,後在東山曹家擔任教席,曹氏感念師恩,贈以三塊厝土地,建詒謀堂,,今堂內仍供奉有江詒謀畫像。

    黃姓也是三塊厝主要族群。漳州詔安人黃紀(諡燕朋),生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卒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他在乾隆年間來台,開墾三塊厝。十四世孫黃成桂(諡秋桐),跟從戴潮春起事,族人被朝廷緝拿散逃各地,二子萬夫(萬益)、五子萬鍾在在光緒年間到挖仔庄發展,其他族人也陸續返回三塊厝。

    大埔三妻二十一子官氏後裔黃氏第十一世媽黃邱端順,來台先住埔心芎蕉腳,後遷至大峰里的大崙坑,她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墓碑郡望的“茶陽”,的確在今廣東大埔,他子孫分佈於大峰里、南東里和振興里。

萬善同歸碑透露出陰廟整合的信息。


    曹家也參與三塊厝地區的開墾,曹師貴派第五世期伯房第十世的曹誨,在乾隆中葉隻身來台,先往東山庄依親,再拓墾犁壁山,事業有成後才娶妻生子,子孫在犁壁山建有四座公廳,分別取名“和邑堂”和“譙國堂”。

    張家也是三塊厝的主要居民。饒平縣烏石庄牛肚社的十三世祖的張仲(又名張康)來台,初入湖水坑庄,後居振興里,其子張旵(張孟品),生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取犁壁山曹氏為妻,開墾犁壁山。

    還有,漳州府平和縣大溪鎮開基祖二十世念六郎孫友諒房高文耀派下,兩百年前也定居鎮興里,建有平和堂。

于國禎紀念碑靜默的站立在員林公園的邊緣上。


    另外,在今鎮興廟前有嘉慶十八年(1813年)豎立《三塊厝義塚示禁碑》,可見當時有亂葬坑,即為後來的第一公墓,現整地為員林第一公園。廟後牛埔頭為第二公墓。

員林站和鞏固橋

    過去彰化的鋪遞,從大武郡鋪到半線鋪,官路大概直接穿過員林街,在道光以後,應該有了新的路線,那就是從大埔心進入員林街。

    成書於道光元年(1821年)的姚瑩《東槎紀略卷三.臺北道里記》記載:“十里東螺溪;三里寶斗,大村市,即舊東螺也,民居稠密,街市整齊,有汛;五里茉莉庄;五里關帝亭,廟宇甚新峻,前有僧能詩,而還俗矣;五里大埔心,民居小村舍,多盜匪;其東北沿山,即下林仔,東南沿海,為二林,皆匪巢也;五里鞏固橋;五里燕霧;五里茄苳腳,皆有汛;五里口庄;五里彰化縣城南門。”

    從這個資料看來,下林仔是不是員林仔,還有待商榷。多盗匪、匪巢之說,表明治安不好,或許跟附近都小村舍有關,引來城鄉剩餘人口的覬覦,從前述道光六年(1827年)的閩粵械鬥可證,間接促使新的官道形成。

員林新街的建築物,當係日治時期的作品。


    對比成書於同治十年(1871年)的《臺灣府輿圖纂要》所記載的彰化縣界道里,“虎尾溪與嘉義縣交界起至鹿場五里、鹿場至西螺五里、西螺至東螺十里、東螺至茉利庄五里、茉利庄至關帝廟五里、關帝廟至大埔心五里、大埔心至鞏固橋(員林站)五里、鞏固橋至燕霧保五里、燕霧保至茄苳腳五里、茄苳腳至五里口庄五里、五里口庄至城南門止五里:以上系城南往來通衢,計程六十里。”

    路線差不多,只是在“鞏固橋”下加註“員林站”,據成書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的周璽《彰化縣志》,郵傳多了“員林站”,依當時規定,舖司站,“每站號書一名,遞夫六名”,而“大武郡鋪”依然設置。不過《臺灣府輿圖纂要》卻只有“員林站”,“大武郡鋪”已經消失了。

    問題是“鞏固橋”在哪?個人從語音和所在位置,懷疑就是隱居橋,周璽《彰化縣志》收錄“隱居橋:一在鹿港許厝埔,為鹿港、縣城通行大路;一近大埔心庄,為員林往鹿港通行大路。”原來隱居橋是從外形來稱呼的,也就是拱橋,拱起如人駝背,福佬人稱駝背為隱龜、隱痀,雅書為隱居,無論如何書寫,都音ún-ku,今泉州還看得到這種老式橋樑,也叫隱居橋,這應是來自泉州的匠師最初給它的名稱。但當時員仔林終究為客家優勢地區,客家人無“隱痀”等詞彙,只有描繪形容詞背痀痀boi-gu-gu、背拱拱boi-giung-giung,取“拱痀”之音giung-gu,雅書作“ 鞏固”,合情合理。以描寫的相對位置推測,應為埔心進員林的八堡圳橋,今名員林橋,已無任何當年鞏固橋遺物了。

員林新街是在日治時期發展出來的。


    駐軍方面也加強了,原本不確定位置的“燕霧汛”,這時也確定“駐員林街”,而且也有較詳細的說明:“帶管七塘,兵房共二十八間”,置 “把總一員”,不再分巡其它各汛了。

    員林地區小村庄也變多了。成書較早的周璽《彰化縣志》較《臺灣府輿圖纂要》多很多,前書燕霧保有55庄,大武郡堡95庄,後書燕霧保有52庄,大武郡堡只有61庄,相信後書根據的是更原始的資料,前書則是當時佾生程燦三採訪的。特別要指出的,這兩書所登錄的庄名,並不全都重複兩見,也有不少是只見於其中一書,另一本書沒有。這樣,去其重複,燕霧保共70庄,大武郡堡高達115庄。這些資料給彰化平原的發展,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我只就員林地區村庄加以整理。

    這個時期,員林仔街已簡稱員林街。原本員林仔街以廣寧宮為中心,往南北發展。自從官道從鞏固橋進員林街,員林街北段更為繁榮,成為新街。而從鞏固橋到廣寧宮這條路,也開始發展。整個員林街周邊也開始熱鬧起來,我們在周璽《彰化縣志》可以看到下列村庄:

    西庄、菜園內、圳頭厝、東勢庄(燕霧保)
    竹篾店、惠來厝、瓦磘厝(大武郡保)


這些庄頭,除瓦磘厝,《臺灣府輿圖纂要》還收錄作“瓦窯厝”外,其它都不見了,有可能同治年間已納進員林街。

這個吳家園林,就在大村和員林之間。


    瓦磘厝、西庄庄、竹篾店、菜園內就是道光間沿鞏固橋到廣寧宮發展出來的小聚落。瓦磘厝主要在鞏固橋西埔心鄉內,東瓦磘厝在日治時劃歸員林。鞏固橋以東至西門即西庄庄所在,竹篾店在西門內,竹器製造業為主,菜園內的外圍是菜園。菜園內有余厝,第十世來台祖從惠州府海邑遷來,還有一座廣安宮,俗王爺宮或菜園內王爺宮,主祀三山國王。據說是賣魚苗的顏世民,自廣東濟州合浦縣北海天宮分二王香火來臺,雖祖廟難於考證,但也有一定的年代了。竹廣市是居民利用竹管搭棚成市,雅書為竹廣,應是戰後發展出來的。

    廣寧宮南面也屬於舊員林仔街的範圍,早有惠來厝聚落,以居民來自潮州府惠來縣得名,現在已看不出惠來籍居民,反而來自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嶺腳社黃沙坑上饒朱厝樓的朱姓為多,而且早在雍正五年(1727年),第十六世祖朱絅文妻郭貞靜就同叔父,攜十七世朱天壽(諱子慶,諡純信)、朱天海(諱子漢,諡純厚)來台開基,定居員林惠來街打石巷。打石巷早在清領時期也形成街市,又分大某仔街和細姨仔街,以石器製造業為主,如石磨、石階、石碑等,今仍存有振發石鋪、新源興石店,此外還有蕃藷市,應是後來形成的市集。

    過去,員林街並沒有修築城牆的記載,但商業發展之後,曾在東西南北四面設有隘門或柵門,大致位置就在今中正路與民生路四端。其中南門、東門都在廣寧宮附近。廣寧宮南側曾為居民商業貿易中心,旁邊魚池聚集攤販,南門就在附近。十崁仔和南門尾都是從南門向南延伸的街市,也是後來形成的。

吳家園林在日治時期,週圍都是稻田。


    今民生路底為東門,橫跨圳道的橋樑即稱為東門橋,附近圳頭厝在道光年間已成聚落,和今高厝、東門埤頂一樣多姓高,為鎮興里高文耀派下。

    東勢庄也是道光間已形成的聚落,位員林街東,東邊水井為重要水源,故又稱東勢井。偏北有東勢牛埔,過去也是亂葬坑,後也集中建百姓公廟。

    周璽《彰化縣志》燕霧上下各保庄名還有:南平庄、大埔厝、擺塘庄、崙仔厝、田中央、大三角潭、杉橋庄等,都是首次見諸方志的。

寬闊的水面可以想見當年繁華盛景。


    南平庄包括今南平和南興兩里,據說居民以福建省南平縣人為主,但據吳成偉考察,附近並無南平人的蹤跡,有人認為位在燕霧大庄之南得名,比較可信,見邱美都《穿越南平庄》。不過,她根據福佬話“南爿”和“南平”的讀音,的確都唸作Lâm-pîng,但畢竟處於客語優勢地區,客語“南平”唸作nam-pin,“南片”唸作nam-pien,並不相同,個人不認為道光年間附近已福佬化,今新竹縣新埔鎮有南平和北平兩里,古稱殺人窩,後稱太平窩,再分化為南平、北平,說明了客家人對太平的期望。道光間,員林仔街外圍正是“多盗匪”的“匪巢”之區,“南平”之名,反映了居民普遍心理。

    南平庄西邊較高為頂庄,東邊為下庄,頂庄居民以楊姓為主,下庄有張、馮、楊、盧、黃等姓,信仰中心為三聖宮。

    大埔厝早已成庄,據地名,應為潮州府大埔縣人的聚落。可是開庄的游姓是詔安人,或許在他們之前是大埔人。康熙中葉,屬於清游廣平堂的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游氏冬至公派下第十一世祖的游進榮,游進會、游進春、游進愛、游進團等兄弟及第十五世的游阿端首先入墾,目前族人分佈於大村擺塘和大埔厝,員大路設有總祠,堂號廣平,六房共同管理。

在西門附近的仙元寺已看不出年代。


    乾隆初年,同屬清游的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東昇樓的游捷居,初墾大村犁頭厝,後來大埔厝,興建祠宇,前曾有門樓,當地人就以門樓稱呼該地。

    同屬清游的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埔坪堡文興樓念四公派下第十二世游友朋、游友明、游友豪,和第十四世的游景山、游秀夫等也相繼入墾大埔厝。另有同宗第十一世祖的游宗賜來台,先居大村南勢庄,後人遷居大埔厝。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7月8日,屬於王游原平堂的漳州詔安縣二都秀篆坪埔保磜下村龍潭瑞清公派下第十一世祖游維將同妻李氏,率游世尼、游伍佑、游名進等三子來台,先住大村北勢庄,後來輾轉入墾大埔厝。大埔厝的核心在東北的門樓,游維將居地相對較遠,鄰近牛埔,當地人稱為庄內底。後人在今大埔里三潭巷2號建原平堂公廳,另在員大路2段建原平堂游維將公分祠。另外同屬王游的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第十世祖游文佈和第十二世游國鋦,也在清初入墾大埔厝。

這裡曾經作為員林國小的校舍?


    崙仔厝早在康熙中葉,就有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游氏冬至公派下第十一世祖的游進忍入墾。聚落東側土地公廟旁有崙仔,重建時該沙丘已剷去。雙觀本圳西側的土地公廟則是信仰中心,左側並祀五營將軍,創建年代不詳。

    田中央成庄較晚,為游維將的後人,庄內底居住空間不足才遷到這裡。

    擺塘庄在今大村鄉,屬於清游的游喜元,從漳州府詔安縣擺塘村開墾當地,以故鄉命名。今員林大埔里的擺塘店原為擺塘庄的一部分,因有間雜貨店得名。十五間過去也有傳統聚落,現已拆除建新式樓房。



    大三角潭以庄內鴨母湳、蝦仔湳、大魚池堀等水塘得名,是排水不良的三角形沼澤,以潭為水源,今名潭源里,不過為與自然爭地,潭已填。相對於大村的小三角潭,都是道光初年出現的庄名。大三角潭的信仰中心是承天宮。從王厝、陳厝、江厝、黃厝、游厝、沈厝、吳厝等地名來看,是多姓混居的聚落,但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以近大埔厝,故游姓為多。陳姓為第十世祖的陳懷德和陳端正背祖先金身與公媽牌,於乾嘉間渡海來臺,陳端正至苗栗拓墾,陳懷德來大三角潭開基。張姓應為來墾的坑邊二房十一世祖張日明的後人。黃厝為黃郡記派下,家廟衍慶堂在埔心鄉梧鳳村。

    杉橋庄,《臺灣府輿圖纂要》作“三橋庄”,主要聚落在杉仔橋,應係最早形成的庄頭。其它十七份、大路角、大路頂、內湖子、六甲湖、水尾等聚落,居民多姓賴,而且都從大村鄉移來的。彰化諺語:“大村賴賴趖。”可見賴姓在大村的地位,他們主要是來自漳州平和縣心田鄉的移民。

    周璽《彰化縣志》大武郡東西保各庄名還有三條圳、番仔崙、挖仔庄、湖水坑、林厝庄、泉州寮、下壩庄、浮圳庄、田中央、廣興庄、圳心、萬年庄等,另外《臺灣府輿圖纂要》也有出水庄、粬窯庄、溝漕庄、大饒庄等新出現的庄名。




    三條厝,周璽《彰化縣志》收錄在大武郡保,《臺灣府輿圖纂要》則收錄在燕霧保。很早就成庄,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施長齡八堡圳從東流過,又闢三條圳溝灌溉此地,因此得名。今有八堡圳五汴制水門,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3月。

    三條圳的開拓,以江九合為主。來自漳州府平和縣漳州平和大溪榕林的十三世祖江包,又名江弼、江百郎,和三塊厝庄的江東興為親兄弟,康熙末偕族親二人渡海來臺,在嘉義縣水上鄉竹仔腳庄落腳,死後無子,族人從原鄉過繼一子江鈕承嗣,江鈕,又名江篤厚,生於雍正元年(172 3年),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渡台,先從竹仔腳依親,後來東山庄投靠江姓族親,靠做工度日。中年事業有成,娶陳勤善為妻,過繼鄭耀雲為子並冠以江姓,再生江文彩、江河漢二子。江鄭耀雲理財有方,另在三條圳庄購地建屋,即白鷺鷥厝-慶陽堂,江鈕三子九孫,嘉慶九年(1804年) 過世,分產時家業分九分,保留一部份作為江九合、江慶陽的祭祀公業,故名江九合。

    今三條里有新厝、邱厝、張厝、高厝、蔡厝、蔣厝、田尾等聚落。新厝住民來自白鷺鷥厝;張厝來自坑邊二房十一世祖張雲從和張日明和十三世的張勤福;高厝來漳州府平和縣大溪鎮念六郎派下族人。

    今三和里的黃厝,為座東向西的三合院,前後兩落,前落改為天聖宮,祀媽祖,從黃厝旁小道可通往北面濟揚宮,大同國中附近有土地公廟。今忠孝里的修善祠,據說創於咸豐二年(1851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呂壬癸發起,向江俊傑三兄弟及江牛等人募款重建,當地人稱“有應公廟仔”或“百姓公”,另有“大東門百姓公”也是收集荒埔無主骸骨的宗教建築物。



    番仔崙的開發甚早,馬崗第十二世祖張廷耀,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來墾,居尾厝,他生於雍正四年(1726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諡寬柔。

    還有坑邊二房十世祖張子永,乾隆年間偕二子文兆、文懇來台,居溝皂,文墾移居振興里,建立祖厝,當地人稱為“大厝內張”。坑邊二房來墾番仔崙的還有不少,十一世的張應棟及張日明都有後人居番仔崙。

    庄肚為今崙雅里的核心,馬崗榙風度堂派下十二世的張金寨,在嘉慶初二十多歲時渡海抵鹿港,經指引到番仔崙拓墾。祖厝三落,護龍左右各四。長子張鑑論居右,次子張忠厚居左。張鑑論初來仍從事漁撈,鄉人暱稱蝦仔論,有七子,人丁眾多,二房及五房子孫遷往振興里新厝仔。



    崙仔底的開墾,主要是潮州府饒平縣小榮社厝斗香里(今東山鎮紅豐灣頭)第十三世祖黃可六,他在康熙末渡海來臺,在社頭埤斗拓墾,有六子,死後多遷往詹厝厝,長房黃秀倫遷往番仔崙庄,五房黃秀美遷往挖子菜公堂,分別建有江夏堂公廳,後者族人眾多,當地人稱“大邸”。另有饒平縣的黃可久、黃實賢也在崙仔底定居。

    崙安堂是黃可六家族歷史最久的祖厝,東側入口有五營將軍廟,東北側石敢當。另有代天宮,為清時中正三媽廳,曾易名天聖堂,1967年改今名。

    挖仔庄的開墾也相當早。漳州府平和縣雲霄洋美鄉第十一世的何欣、何育兩堂兄弟,在康熙末來臺墾拓,就在挖仔開基,何育無子,由何欣四子何成過繼,遷居榕樹下。饒平黃可六來台,第五房黃秀美後來遷入挖仔附近的菜公堂。昭和八年(1933年)黃彩在挖仔宅內創天化堂,供三尊恩主公,應係他的後人。今遷湖水坑,改為集化堂。張姓多為漳州南靖縣張曉色的後人,堂號靖邑綢。翁厝道光間來台祖為詔安的翁實生,後人翁壹成在同治五年(1866年)創“增盛堂”,為金幢派齋堂。

    湖水坑之名,最早見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之〈大武郡社通事金眉干立給墾契〉。在這之前湖水坑一帶就有聚落。如漳州府詔安縣的第十三世祖許達賢,康熙年間來臺,最初住草鞋墩,後入墾許厝。

    另有漳州府詔安縣梅村鄉第十二世祖吳曰,在康熙末揹著第十一世祖的骨骸來臺,初墾蛤仔蘭,至第十三世吳純郁生意失敗,到湖水坑林厝依親,後定居當地,形成聚落,即今吳厝,祖墳在湖水坑與芬園交界的崙仔尾。

    詔安黃氏是湖水坑較大的家族。雍正時,漳州府詔安縣人黃國曆有一支子孫在湖水坑定居。同樣是詔安縣隆乾堡二都陳坑老屋下馬子屈第十二世黃世興有三子,他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死後,其妻賴美娘淑德聞有族人十二世祖黃端雲於乾隆八年(1743年)渡台,在溪湖三塊厝竹圍仔開墾,於是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偕其子十三世黃國帖勤創和黃國查敦厚兄弟,揹著黃世興的骨骸渡海來台,入墾湖水坑,住龍船窩,耕地在坑仔內,相隔甚遠,因此和楊姓人家互易土地,在坑仔內定居。後來次房黃國帖遷居下宅內,三房黃國查有五子,其中四子先後遷居東山庄,再遷回坑尾定居。

    今下宅內還有饒姓居民,應該是從饒厝搬過來,饒姓開臺祖是來自嘉應州的饒傳梅,也應該是早期居民,堂號為平陽堂,依原鄉來看是客家人。

    乾隆初唐山善士德裕帶來了釋迦佛香火,在湖水坑供人禮拜,後來建開林寺,成是當地信仰中心。湖水坑福德廟也是乾隆年間建的,也就是現在的集興宮,清末彰化來的黃孜業、黃溥造父子,和本地吳以曾在此設私塾傳授漢學,



    泉州寮的開墾,在乾隆初,泉州府安溪縣延陵堂的吳伯惠來台,入墾廣福庄之南虎蹄坡旁埔地,娶陳富娘為妻,生吳溫和,世代繁衍。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吳伯惠與下埧庄張姓,發生嚴重衝突,頭顱被人砍去,葬於吳厝後果園內,為無頭祖,從此“田無交,水無流”,不連姻。

    嘉慶年間,番仔崙清河堂張慶蒼子張日進,誤殺為官府通緝,舉家遷入吳厝西邊定居。

    出水庄見於《臺灣府輿圖纂要》,為周璽《彰化縣志》所無,而後書有湖水坑,卻前書卻無,應該是同個地區,前後兩種名稱。周書雖無出水庄,但卻有“出水庄泉”記載:“出水庄泉,在大武郡保出水庄後坑內流出,清潔可愛,里人多汲焉。餘泉灌田數千畝。每泉大湧,則時事有變。泉若驟枯,則榖價高,歷驗不爽。”

    林厝庄,《臺灣府輿圖纂要》作“林厝仔庄”,應是柴頭井早期聚落之一,可惜當地林姓人姓已不多。同治時期的林厝仔庄應包括周璽《彰化縣志》的林厝庄、柴頭井和下埧庄。

    此外還有高姓,據《渤海高氏族譜》記載,漳州府平和縣大溪鎮開基祖二十世念六郎孫友元房下二十九世高敦瑟,於雍正年間入居員林,高敦瑟族人居林厝里頗多。


    下壩庄,“壩”ba是客語堤坊之意,俗寫作“埧”,今音訛為福佬話作“豹”,稱“下豹厝”。此庄多張姓,與泉州寮吳家曾世代不相往來。由於張氏原鄉有饒平三饒下壩鄉一派,或許是地名的來源。

    有潮州府饒平縣馬岡張懋勉來後壁厝一帶開基,形成“廣福庄”,已傳了10代。還有大丘園、柴風、游厝、張厝、大湖底等聚落,大丘園,又名中肚仔,居民大多來自後壁厝張家,祖祠規模頗大,當地人稱大內底。

    粬窯庄也見於《臺灣府輿圖纂要》,為周璽《彰化縣志》所無,但周書提到柴頭井“近庄酒窯十餘”,或許酒窯十餘後來成庄。

    浮圳庄見於《臺灣府輿圖纂要》,周璽《彰化縣志》無,但周璽《彰化縣志》有三塊厝,《臺灣府輿圖纂要》無應該是同一個地方,前後兩種名稱。平和大溪榕林十三世祖江東興諸子,由於祖居為水沖走,大房移居浮圳庄學仔邸,四房移居圳仔東、圳仔西。另別支江啟隆遷來,居於浮圳庄的奄頭,今祖廟兩落,前落廳濟陽堂,後落慈奄堂。

    田中央和廣興庄都始見於周璽《彰化縣志》,原名昭安堂的昭安宮,祀玄天上帝,為田中央的信仰中心。昭安宮之東為頭首厝,西為後壁厝。另外南邊有詹厝厝,惜因械鬥已無詹姓。

    全庄為坑邊二房張氏的天下,十一世張旺徽、張誠者、張日明,十二世張宗壯、張宗總的後代多居於此。而坑邊大房第十世張永和(應和)在康熙末墾火燒庄,三子張海業(文藏)則移墾田中央。

    另外饒平黃可六康熙末來臺,在社頭埤斗拓墾,死後黃秀坤遷往田中央,子孫多居詹厝厝,境內至賢宮祀玄天上帝,乃前詹和後詹(永靖)的共同信仰中心。

    廣興庄,《臺灣府輿圖纂要》作“溝漕庄”,聚落沿八堡圳支流大饒排水溝兩岸呈帶狀分佈,以排水溝如水槽,名為“溝槽”,通假為“溝漕 ”,後又通假為“溝皂”,光緒十三年(1887年)改稱今名。

    全庄仍是饒平坑邊二房張氏的天下,第十世張子永,乾隆年間偕二子張文兆、張文懇來台居溝皂,另十一世張輯徽及十三世張高陽都居溝皂。此外還有十三世張孔彭、張孔鯉兩兄弟至溝皂定居時,建張氏家廟有慶堂,俗稱“二房祖厝”,有別於大饒里的“大房祖厝”。坑邊大房在溝皂,為張永和三房張海業的後人。

    三山國王為庄民的主要信仰,過去以妙化宮為庄頭廟,因信眾不合而分廟,妙化宮改警行宮。

    大饒庄,見於《臺灣府輿圖纂要》,為周璽《彰化縣志》所無。大饒之名,取居民多來自饒平。由於後書有火燒庄,前書沒有,可見同治以後,火燒庄就改名大饒庄了。居民以坑邊大房張氏為多,建有張氏家廟有義堂,為“大房祖厝”,南有門樓邸,相傳十五世張日宗中秀才而建。其它聚落如公館邸和埤仔頭也都屬坑邊大房。

    萬年庄,《臺灣府輿圖纂要》作“萬連庄”,萬年有永保基業的意思,希望圳和庄都能萬年永固。有人認為“萬連”是“慢連”的諧音,意謂萬年支圳整治疏濬困難,很慢連起來。福佬話“萬年”和“慢連”同音,都唸作ban-liân,但客家話“萬年”唸作van-ngien,“慢連”唸作man-lien,雖韻同,聲母發音部位亦同,但說成諧音就很勉強,只能說“萬年”通假為“萬連”。

    主祀玄天上帝的萬年宮,己有百年歷史,為現居民信仰中心,也是萬年庄的核心。居民在溝外、松子腳以張姓為主,屬坑邊二房,開台祖張濟魁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攜三子來台,入墾田中央、三條圳庄,居中竹圍。劉厝的開台祖與社頭湳雅劉家同源,來自漳州府南靖縣,先住浮圳庄劉厝,後移入萬年庄;羅厝的開台祖為十九世的羅有達,住大饒庄,至二十一世羅氏三兄弟從事全台豬隻批發,事業有成,遷至現址,建崇德堂,大正十四年(1925年)落成。

    圳心石埤,萬年庄南邊八堡一圳與石笱埤圳之間的大片土地,取名為“圳心”,北為“內圳心”,南為“外圳心”,部分跨進西邊今大明里地界,即“石笱埤庄”,周璽《彰化縣志》視為圳心的石笱埤庄,稱作“圳心石埤”。石笱埤庄今有劉張兩姓,相傳是坑邊大房十一世的張良者,偕母來台投靠在火燒庄開墾的父親張永和,後與父發生衝突,就到這裡開墾。劉姓是從社頭新厝遷來的,今大饒路尊天堂為庄民信仰中心,原為劉氏三合院,在正廳供奉觀音而成為廟宇。至於圳心,原為大武郡社之支社,昭和六年(1931年)以前尚有社民。

    日本人對員林作了很大的改變。明治三十年(1897年),設“台中縣員林辨務署”,轄燕霧上下保,次年(1898年)又將武東堡和武西堡納入轄區。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改為彰化廳員林支廳,並將燕霧上堡劃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併為台中廳員林支廳,轄員林、大庄、大埔心、羅厝、關帝廳、湳雅及社頭等7區,員林區轄原先三堡。大正八年(1919年)改台中州員林郡,轄員林街及大村、埔鹽、溪湖、坡心、永靖、社頭、田中、二水等1街8庄。這時候的員林街,範圍大致和員林鎮相同,而原來的員林街,成為轄下12個大字之一,而本為東瓦窯厝的東瓦磘厝大字,原屬臺中州員林郡坡心庄管轄,昭和十八年(1943年)4月1日坡心庄遭空襲,為了便於燈火管制,將本區防空管制歸屬員林街,行政區也一併劃入。

    設機關是推動政務之首要,日本人選在“員林新街仔”設置了郡役所,往南分別設消防組、公設產婆所、員林信用組合、郵便局,同時在竹廣市建公會堂。從“新街仔”往北延伸,台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台中事務所就在今和平路的橫街上,再往北,原本是大片農田的十七份,也有一些事業單位,如養馬場、員林屠宰場、垃圾場等,還有守衛隊的槍櫃仔。郡役所後面是官舍,過萬年圳則是員林公園,在興賢書院北側建有武德殿。更外圍則是新興事業單位,大正13年(1924年)6月為改善日常用水,修建了員林水道。

    昭和十一年(1936年)實施員林街區計劃,街市向萬年圳和鐵道兩側發展。今中山路從北到南有電力會社、八堡圳水利組合、台中自動車員林支所、青菓同業檢查所、米榖檢查所、植物檢查所、柑橘市場、米商組合等機關團體設立,帶動附近商業貿易。

    昭和十年(1935年)在舊員林街中心廣寧宮南側魚池建員林第一市場,店舖20間,攤位136位,又在旁邊建立魚市場,而員林第二市場則建在福寧宮斜對面,往北也形成柑仔市、芎蕉市。

路中營燕霧汛防黃青桂捐置天上聖母祀田碑記是福寧宮重要文物。

    交通方面,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修築縱貫道路,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員林驛通車,明治四十二年(1910年)修築南北縱貫鐵路,昭和八年(1933年) 鐵道部設立自動車課,次年開始營運豐原、員林線、二水線,後來在員林東邊開設縱向外環道,即今育英街,使街市往萬年圳外發展。輕便車東門總站在東門橋附近,在萬 年庄溝外五汴橋附近有輕便車的轉運台,從總站出發的車子,經過合同鳳梨株氏會社,在此分為東山線、何厝線、百果山線、社頭湳雅線、永 靖線。明治製糖會社的五分車,從火車站出來,在西門的車路口轉彎,通往永靖、北斗、埔心、溪湖、鹿港等地。市區的輕便車道和停靠站, 都為附近帶來繁榮景象,如打石巷和國際戲院都是。 員林街的外圍,也開始有許多工業製造業。東勢牛埔整地為香水會社、製冰會社,東門外的設之了新吉成醬油公司,三條圳的輕便車停靠站有 合同鳳梨株式會社,昭和九年(1934年),林金長六兄弟在今三義里成立林兄弟鐵工廠。昭和十二年(1937年)鐵路後站開闢大通路,為帶來製造 業,有藺草工業株式會社 台灣鳳梨製罐廠,早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員林就有德田罐頭工廠,全台四家鳳梨工廠就有兩家在員林。大饒里有 亞麻株式會社,為盟軍炸燬,成為乳牛養殖場,當地人稱牛奶罐巷,百果山附近也開設了平和蜜餞廠。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推動鳳梨栽種,成立東山指導園及灣子口指導園,八卦山麓地出現了大片鳳梨農場,明治四十年(1907年)鳳梨株式會社 員林廠成立。出水坑原產桃、李、梅、柿、釋迦,後來大量種楊桃、荔枝、龍眼、鳳梨,田中央的椪柑也騰聲一時。

    教育方面,地方對傳統漢學仍有共識,聘黃溥造任教於興賢書院。不過新式教育更為積極。明治三十一年(1899年)11月18日武西堡區長林思齊 、員林區長林玉池與武東堡熱心人士等28人,向臺中廳申請設立學校,同年12月15日定名為“員林公學校”,以廣寧宮為校舍,校長為佐佐木 清藏,教師2名,學生1班22名。現在的大村、育英、青山、靜修國小,饒明等國小都是它的分校,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遷往員林街61番地, 今員林鎮農會一帶,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設大庄分教場,大正五年(1916年)獨立為燕霧公學校;大正六年(1917年)4月1日設東山分教場,4年 制,借民宅上課,後由江姓種德堂捐獻,部分租用江姓祖業,次年獨立為東山公學校,6學制;大正十二年(1923年)設柴頭井分教場,以柴頭井 國語普及會場為教室,同年11月7日選定現址,昭和十一年(1936年)獨立為湖水公學校;大正十二年(1923年)1月6日遷校至今員林國宅址;大正 十三年(1924年)設高等科,員林街61番地址為女生部,在今育英國小址為男生部,大正十一年(1922年)女子部獨立,後改名員林南國民學校, 即今育英國小;昭和五年(1930年)員林公學校改名員林東國民小學。另有專供日本學童唸的台中州員林郡員林尋常高等小學校,校址在今崇實 高中。

    昭和十一年(1936年)4月1日員林家政女學校創立,昭和十九年(1944年)4月1日改制為員林農業實踐學校,為員林高中的前身;昭和十八年(1943 年)4月30日,台中州立員林農業學校成立,為今員林農工的前身。



    宗教方面,羅厝天主教會由於地緣關係,吳榮福神父首先到員林佈道。光緒七年(1881年)何安慈神父受邀到員林傳道,他開設了漢學研究班, 聘請漢學老師指導識字,研習四書、千字文、昔時賢文、三字經、孝經等,與傳播天主教義雙管齊下。明治三十年(1897年),白若瑟神父擔任 本堂時,在三條圳建臨時聖堂,後民眾暗自縱火,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在大街租屋暫為傳道所,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馬伯達神父出在東門 現址買地新建洋式聖堂,該聖堂1952年撤除重建,次年落成使用至今。

    佛教方面,雙林寺的開山祖師許林居士,法名普樹,鹿港人,生於光緒三年(1877年)8月2日,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為臺中縣巡查補,個性粗 暴,皈依齋教龍華派,轉為溫和謙厚,大正元年(1912年)辭職籌設雙林寺,大正六年(1917年)落成,並投入員林郡下免囚保護工作,成立員林 釋放者保護會,引導犯人走向正途。員林禪寺,為日僧岡部快道禪師於昭和六年(1931年)興建,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為日式木構佛寺。

    娛樂方面,昭和五年(1930年)陳萬年在西門開設員林舞台,供歌仔戲演出,後改為國際戲院,演出電影。

    戰後,1946年到1950年間,員林曾為台中縣治所在地,彰化設治後遷出。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本人留下來的資產,一些公共建築,有的予以承襲 ,有的予以廢置,有的予以重建,甚至予以標售。郡役所成了黃金帝國商業大樓,鎮公所、公會堂都移出舊員林街市區,遷到萬年圳東側,郵 政總局、電信局和圖書館也都在附近設立。員林東側外環道的大同路開通後,很多地方行政機關都搬移過去,如警分局、戶政事務所、消防隊 及地政事務所等,另外在地方人士爭取下,1960年1月設立臺中地方法院彰化庭,管轄彰化縣內民事案件,惟刑事案件仍由臺中地方法院受理, 直至1968年10月始正式成立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教育方面,員林國小改為員林第一國小,1951年成立南平分班,1953年獨立靜修國小;1960年省教育廳核撥八七水災僑胞及各界救濟金剩餘款 成立僑信國小;隨著員水路的發展,1962年在成立員東國小。中學方面,1962年7月,在員林成立花壇初中分校,1964年獨立為員林初中。1967 年設立員新初中,即明倫國中前身,1982年成立大同國中。1952年2月在育英街成立員林初級家事職業學校,1953年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遷 至員林,改在原亞麻株式會社建立校舍,1958年7月增設高級部,更名彰化縣立員林家事職業學校,1968年8月增設商科,易名省立員林高級家 事商業職業學校。

    員林街先人骸骨多葬於東西南北四門之外,後來街市向外發展,荒埔墓地成為建地,於是鄉紳以收拾無名骸骨之名義,在四門之外各修建百姓 祠、萬善堂供奉,爭取了不少土地。大西門萬善堂和南門百姓公、大東門百姓公、北門百姓公都是這樣的產物。

    員林外圍有許多新的工廠設立,浮圳路沿線就有華成罐頭工廠、永裕食品廠、泰山沙拉油及泰山飼料廠。亞麻株式會社改為臺灣省物資局原麻 處員林廠,從事黃麻加工,後改為物資局倉庫,附近近也闢建員林簡易庭和彰化縣員林演藝廳。十七份一帶,也成立了華豐橡膠、源豐罐頭、 益隆鞋帶、臺隆製罐、吉偉公司及玉山蜜餞等。在田中央,1962年獲准為工業區後,紛紛設立新廠,如建大輪胎、廣成飼料及僑豐造紙等,而 鄰近的溝皂,也有不少工廠進駐,如遠興企業、東豐化工、喬豐食品罐頭等。

    由於員林附近鄉鎮為果菜產品,員林許多食品工廠,員林鎮公所與農會在1957年7月1日籌設員林果菜市場,組成管理委員會,先以員林消費市 場為交易場地,1959年2月,南昌路果菜市場落成,成為當時全台三大果菜市場之一,1968年中央為改進農產運銷,健全都市發展,指示員林果 菜市場遷移,並建立全省示範市場,至1972年10月在現址成立,原地改建成綜合市場,中間設有員林戲院。

     1976年,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迅速,為配合政府進行穀物散裝運輸之一貫作業流程,以疏運港口壅塞的情況,台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就在 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的贊助下,擇於靜修路50號鐵路邊,建立了員林鐵路榖倉,具公營儲運機構性質。1974年12月10日興建,1976年9月23日 完工,耗資3700萬元。容量10萬公噸。會在員林設置的原因,主要還是它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發展了蓬勃的食品加工業,戰後員林承襲這樣的發 展,又有計劃成為中部農特產品生產的主要集散地區,因應當地製油業、飼料業需要大量進口玉米、小麥等雜糧,通過鐵路運輸將港口的糧食 運回鐵路穀倉,當時儲糧的廠商包括台安公司、泰山油廠、中華貿易公司等。

     員林穀倉1983年就結束營運了,前後短短7年,但創造不少產值。它敵不過1978年通車的高速公路,食品加工業者有能力,自行進口,自行設置 榖,這裡也就從沒落至荒廢。

    能說當時沒看準員林的走向嗎?現在員林依舊是南彰化最大的城鎮,老街區依舊是生活日用消費的中心,從消費者的眼光,它依舊保持著榮景。 但人口數始終沒辦法達到縣轄市的規格,卻有著全台密度最高的醫療服務網絡,大型賣場充斥,銀行林立,各類小吃可口,名品服裝到處陳列 ,吸引著休閑購物的人口,或許員林人的閑錢還很多,等待大小商人創造商機吧。或許投資客走出火車站,瞥見約略隱身市囂的黄金帝國,會有 不同的想法。

    泰山飼料廠仍繼續營業,臺鳳鳳梨公司還廁身在傳統住宅間,華成罐頭工廠早已遷移到埔心,而所謂員林立庫的鐵路榖倉依然聳立在市區。2002 年千高台文化協會提報為彰化縣歷史建築,準備活化,再予新的生命。我2005年9月21日初往,似乎正在準備,最近重訪,卻驚然發現旁邊鐵路 高架工程在完工階段,榖倉的活化似乎暫時緩了下來,從客家人的情感來說,我希望它活得光彩、璀璨,只不過,它還記得客家人嗎?

    原本自我要求,每逢週四出文,遇有忙事,則先備稿,至期發佈,未嘗延遲。學期初,為撰寫本師祝壽論文,以及準備到校演講、評點讀書會之 稿件,已備稿至9篇,孰意有人惡性踢館,以致中輟甚久。本篇定稿於去年9月11日,今乃發表,囊中已無存稿,今後期能凖時賡續前事,天佑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